已經持續好幾個月,我發現有一兩片檸檬葉上頭,有圖下的現象,螞蟻們一整天聚集在葉脈上,而葉脈上一顆顆東西,一動也不動的,到底是甚麼?
加上檸檬葉一直掉,像秋天發黃的落葉般(像巴黎的氣候,即使是冬天,檸檬葉也不會掉的),這在過往前所未見。
一檸檬一世界
關於動植物的觀察和認識
已經持續好幾個月,我發現有一兩片檸檬葉上頭,有圖下的現象,螞蟻們一整天聚集在葉脈上,而葉脈上一顆顆東西,一動也不動的,到底是甚麼?
加上檸檬葉一直掉,像秋天發黃的落葉般(像巴黎的氣候,即使是冬天,檸檬葉也不會掉的),這在過往前所未見。
關於麵團的學習,主要是來自作披薩時,所看的文章和報導,覺得相當有趣,因此打算整理一下所學,除了披薩外,我也在作了不同方式的日式土司後 ,筆記了些心得。
在西元前800年的地中海一帶所作的麵皮類是純粹麵粉加上水的麵團,放在石頭上烤(感覺跟我們中式的烤餅類一樣),然而加上酵母,變成至今的發酵麵團的起源則是來自埃及。
至於在發酵麵團上加上配料烤的起源地則是拿坡里,也因此拿坡里被視為披薩的發源地。
雖說披薩的原鄉是義大利,但全世界消費披薩最多的國家,第一名是美國,平均每個人一年吃掉13公斤,第二名是法國,一年每個人可吃掉10公斤,反觀義大利,也不過才5公斤而已。
上述歷史資料來自以下的影片【Les Carnets de Julie-Pizza】,很值得一看(法文)。
還記得剛開始閉關的兩個禮拜,不論哪間超市的麵粉都大缺貨,麵條或是米類缺貨,我可以理解,但是麵粉? 難道法國人都是被工作耽誤的麵包師傅? 看來法國人多少都會桿個鹹派、做個甜點、還烤個麵包?
對我而言,這段閉關的時間,我的確有了比較多機會嘗試各種麵團的試驗,中式的方面就是不同蔥油餅做法、西式/日式: 甜點、鹹派、免揉麵包、披薩、日式吐司。
而這篇文章主要重整了關於麵粉的學習筆記: 認識歐洲古小麥和使用,還有法國麵粉的分類。
近半年來,常來陽台覓食的山雀們都不來了,倒是照片這隻花生米,我都這麼叫牠,因為牠的名字實在是太複雜了,法文是Accenteur mouchet。
中文只能找到牠屬於岩鷚(讀音是聊)科,一開始我以為牠是麻雀,但牠的嘴巴特別尖。
查了我家的鳥類圖鑑,感覺應該就是花生米沒錯。
當【愛的迫降】最後一集出現了女主角細心照顧男主角所送的盆摘,畫面出現那朵白色小花時,我老公和我不約而同說了: Edelweiss。
接了兩人出現這樣的對話:
我: 這個花能這樣種在室內花盆裡嗎?它的生長環境不是很特殊?而且非常非常難遇到阿。
老公: 這個花在瑞士已經禁止摘了。
我: 那你知道這個花是瑞士法郎5 元上面的圖騰嗎?
當下我心中只覺得:難怪我老公和我真的天造地設。
說實在,我們兩個都很喜歡百科全書上的小知識,他說他小時候可以看百科全書看很久,我心想,我小時候也很愛去圖書館看漢聲百科,還有很喜歡”十萬個為甚麼”。
在《愛的迫降》韓劇中,出現了不少格紋大衣: 例如蘇格蘭紋(tartan)、千鳥格、威爾斯格紋 (Prince of Whales check),而穿著格紋外套在這片劇中的意涵,我覺得是用來”識別權勢家族”。
她們兩位都很常穿著格紋(偶爾也有出現在女主角的嫂嫂身上,但頻率最高的還是她們),而她們分別也代表來自了南北韓的權貴之家。
而這三個格紋的歷史淵遠又如何呢?
蘇格蘭紋是個統稱,不同的紋路都代表著不同的家族。在當時的氛圍,若是冒牌穿著其中一個家族的格紋,可是會招來殺身之禍。
對於蘇格蘭家族格紋的歷史簡介有進一步興趣的人,可以參考Collin出版的-Tartans-Map of Scotland:
點擊下方圖片,可以欣賞上百種蘇格蘭紋的格紋:
關於千鳥格的歷史淵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個是說來自蘇格蘭的Lowlands 一帶(愛丁堡和Glasgow之間)的牧羊人,他們並不屬於任何的家族格紋(tartan),因此,穿著千鳥格紋以代表”中立”。(資料來源)
相較於tartarn的歷史悠久(在英國最早出現在西元三世紀,而蘇格蘭家族歷史的話,則落在18世紀),千鳥格的紋路起源時間約在1880。
法文中有特別區分大小格紋: 大千鳥格紋是”公雞的腳” pied-de-coq” ,而小千鳥格紋則是”母雞的腳” pied-de-poule 。中文稱作千鳥格,感覺是來自日文(),我覺得日文稱作千鳥格真的很優美,英文的獵犬牙齒或是法文的雞腳,實在是…
女主角在瑞士穿的這件,不太確定是否為千鳥格紋的變化款:
女主角穿著的這件Glen check大衣是主劇照上的定裝,和男主角的軍裝真的很相襯。
Glen check 是在19世紀,由蘇格蘭Seafield家族(當地的大地主)所發展出的格紋。愛德華七世(也就是威爾斯王子Prince of Whales)到了當地發現此格紋,將之內入自己的服飾變化中。(參考資料)
法文是: motif Prince de galles。細看Glen check,其實是不同的塊狀的千鳥格,利用不同大小格紋和方向交織而成,並加上縱橫的線。這個格紋,在上述三種中,顯得更是低調沉穩。
記得第一次在海灘上看到下圖奇特的東西,一開始以為是甚麼可怕的昆蟲,後來摸了一下質地,一直以為是海草類,而老公也以為是海草。
但偶然在書中知道,原來它竟然是魟魚的保護殼! 實在是太令人驚喜了!
對於“想要室內有些綠意,只想要偶爾澆水,一兩周沒澆水,也活得很好”的人,除了仙人掌外,大部分好下手的就是多肉植物,只是”一般的多肉植物”,視覺上是平坦的,很難在小盆上,呈現往上抽高的份量。
在這樣的考量下,我覺得有另一個選擇非常適合,那就是來自非洲的Sansevieria系列,他們屬於多肉中的多年草本植物,葉片大的情況下,通常都帶有蠟質光感(避免水分蒸發)。
另外Sansevieria是強大的空氣清淨機, 一個100m2的室內面積(約30坪)只需要9盆就能更淨化全部的空氣,另外,它會在夜晚釋出氧氣,所以對於放在臥房中,也是理想的選擇。
Sansevieria 的是由義大利植物學家Vincenzo Petagna,以Sanseviero王子而命名(現在則是Sanse Vero城市) 這位Raimondo di Sangro王子,他同時也是個”科學家”,他所發明的彩色煙火,尤其是”綠色”煙火的不同色調: 深海般的綠、綠寶石emerald、到青草綠。
下圖的植物都是Sansevieria家族,怎麼這麼壯觀!
參考內容: https://houseraccoon.com/sanseveria-the-ultimate-guide/
https://www.museosansevero.it/invenzioni-pirotecniche/?lang=en
第一次在餐廳看到Sandre白梭吻鱸的菜單時,查了一下網路,感覺應該是質地細緻的白肉魚,當時吃到的是香煎烹調方式,非常喜歡,以後只要餐廳有Sandre白梭吻鱸,我基本上都會選擇這個主菜。
大家耳熟能詳的小紅帽故事中,住在森林裏頭的大野狼,究竟是個童話中的森林角色,還是我們必須提心吊膽的呢?
前些年,只要和老公在法國森林漫步,我偶爾會擔心,到底會不會有野狼出現?!老公都會說,法國森林沒有野狼了!
然而,去年冬天,法國森林的野狼數量已經正式超過了500隻的門檻,甚至義大利打算實行禁止獵殺義大利狼的法規。
生活在運用第二、第三外語的國家,認識新單字變成三天兩頭都會碰到的場景。儘管學每個語言,我對於"單字量和閱讀所累積的語感"樂在其中,但每當我能夠拿起中文書閱讀,心中不免默默興奮"天啊,竟然所有的字都看得懂,不用查耶!"
其實單字量並不會隨著生活在異地,就會自然而然增加的,這跟我們生活其中所互動的人事物,有很大的關連。例如,我有一個對動植物的理解十分廣博的老公,我對於動植物的單字量就"被迫"增加。
在此紀錄幾個動植物單字,我透過老公而學習到的動植物單字。
今天是法國的國定假日,又加上是暑假放假潮的最全盛期,巴黎鬧空城的感覺更加強烈,中午去Auteuil吃午餐時,順便在rue d”Auteuil散步,幾乎所有商家都關門。
就在這條路上,我發現了這個有趣的幻方。中間的68是門號,而無論直排或是橫排,數字加總都是50。
對於理想廚房的樣貌中,開放中島兼吧檯是重點,也因此,我都有在觀察自己理想中的高腳椅,在此紀錄統整一下。
老公蠻中意的工業風格(他自己也買過一張),但我對於金屬椅子沒有那麼有好感(那張笨重的椅子也被我們放在儲藏室),我也不是很喜歡椅腳往外傾斜的設計,視覺上不夠優雅、實際使用上也感覺會絆到腳。
托利椅Tolix有各種顏色和三種表面處理。品牌精神有一個重點就是色彩學和表面處理質感的行銷手法。
過去曾寫過一篇關於"紅蘿蔔在地底下旋轉生長"的文章,資料出處是來自日本人所寫的書,儘管找到了日本人所拍的縮時影片,但當時並沒有找到英法文的相關資料,因ˇ此對於地底下旋轉這一點,仍抱持著懷疑的想法。
直到今年四月在一本法國科普雜誌中讀到了一篇:關於紅蘿蔔的小秘密,我的質疑有了更進一步的資訊可查。
紅蘿蔔起源於阿富汗和伊朗一帶,算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食材之一,西元一世紀時,古羅馬作家Pline稱它:pastinaca gallica,有趣的是這個字pastinaca,泛指了所有的 Racines pivotantes (中文直譯的話,我覺得是主軸根莖類)。
昨天經過超市對面專賣白色系花朵的花店,竟然出現了紅色的開花植物! 如此罕見,大概也是因為這個花朵也太喜氣洋洋了。
像極了中國風的燈籠,整個張燈結綵的,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