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街景

這幾天和女兒都會看一本SNOW by Sam Usher的繪本,我跟女兒說,你看這個封面這樣的建築物,就會知道這個建築不是在法國喔,這非常的倫敦。

昨天午餐和老公聊到這本繪本,我們就好奇為什麼倫敦會出現這樣的建築物,抬高的一樓和露出一半的地下室,像這樣在半抬高的大門前的階梯,美式英文稱作Stoop,在北美的話是說從荷蘭移民所帶來的,因為在荷蘭低地常常有淹水的疑慮,因此會將一樓抬高。

另外還很常見的黑色鐵件圍欄(典型的Geogian 建築1714-1837)。我也覺得Sash window(上下拉的窗型還有格狀窗櫺)非常經典,這在法國幾乎沒看過(我從來沒看過這樣的窗型)。

找到一篇網誌介紹了典型的Geogian建築,地下室的用途通常是廚房,而後院還是和一樓齊平,我有看到一個解釋說其實後院是和地下室齊平,所以並非當時建築”刻意”挖出地下室,而比較事前院的道路墊高。

另一個在Quora上找到的問答則說因為倫敦黏土地形的關係,為了能夠承重多層樓的磚房,必須在地基上做補強,因此會有地下室的設置產生。

另外也有說法說黑色鐵件圍欄是受到希臘古典神殿的啟發以及像碉堡一樣的護城河概念。

意外發現Google有一個很棒的簡介: A Spotter’s Guide: The Early Georgian Townhouse。 看著看著實在很想再去倫敦走走,仔細看看這些建築細節。

盧梭的愛彌兒

前些天的在閱覽近代另類教學比較: 蒙特梭利vs.華德福時,我腦中就閃過了盧梭的愛彌兒,印象中我非常認同他對小孩的理念,大致上印象停在人本教育的精神。心裡想: 為什麼就沒有甚麼盧梭的另類學校呢?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蠻簡單的,盧梭生活的那個18世紀,要談到學前教育推廣時在太前衛了,這跟現在開始計劃去火星置產差不多(?) 曾有位哲學家說到: 兒童是生於18世紀,其實就是說在羅梭之前,沒有人真的認真地去看待兒童,18 世紀每三個兒童有一位早夭,六個兒童中就有一位遭到棄養,兒童只是一個需要”矯正”各種偏差和任性,要節制他們、要約束他們,讓他們知道怎麼當個大人(其實就算到了現今,用這樣想法看待兒童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在中古世紀的法文是沒有用來定義各年齡層的兒童,全都是外來語,例如義大利文的bambino,現在法文中用來介紹兒童: nourrisson、 adolescence…在中古世紀是沒有的,畢竟兒童在”有用”前(可以幫忙農事之類的),加上早夭比例高,根本不值得太多加關注。(出自: parle de moi philo,以下會介紹的youtube 影片)

愛彌爾一開始的這段話完全是我這兩年育兒的心態: 我們一直期許兒童長大成人,卻沒思考在成為大人前是又是如何(又或者是我們如何成為大人?) 看著自己的小孩成長,她怎麼學會手眼協調、認識世界、怎麼學習語言、怎麼去感受? 在和她的互動中,有時我總是忍不住生氣時,我也會反省,為什麼我要有這樣的反應? 這一些都是新的學習體會。

On ne connaît point l’enfance : sur les fausses idées qu’on en a, plus on va, plus on s’égare. Les plus sages s’attachent à ce qu’il importe aux hommes de savoir, sans considérer ce que les enfants sont en état d’apprendre. Ils cherchent toujours l’homme dans l’enfant, sans penser à ce qu’il est avant que d’être homme. 

除了這層比較私人/核心的學習(就是她個人成長、自信心、核心家庭的安全感),我也會希望她在社會上敬業樂群,關於與社會的關係,盧梭的愛彌兒給了更完善的敘述。 先說說這本書的結構:

愛彌兒以年齡層分為五大部分:

—自然的人—

– 零歲到2歲,自由發展肢體

2-15歲(the age of Nature): 探索自然;從手作、觀察、去理解自然

—-社會的人—-

12-15歲(the age of Power): 學習技藝、透過獲得一技之長的過程中,確定了職業,因而從中社會化

15-20歲(the puberty) : 抽象關係的學習: 愛情、宗教

成人教育: 家庭、婚姻

為什麼特別提到這本書的結構和訴求,主要是羅梭寫這本書的初衷,並不是第一個想到兒童(像我們在近代推廣兒童教育的蒙特梭利、華德福這樣,一路是以兒童教育為中心而發展),羅梭寫這本是因為他在思考人與社會的關係,而怎樣才是完善的社會時,他意識到,要教育一個社會公民,必須要從兒童開始(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近代兒童教育中看到這個連結,另一個沒有提過的另類教育學校,像Reggio Emilia就可以看到這個公民意識的培養(像小組討論、teamwork、民主、社會正義這些),其實我覺得蠻值得參考的。

盧梭將人從兒童長大成人,分為兩個狀態: 一個最初(但一生都該保有的)屬於自然的人,而這階段的教育就像是人本教育(也就是我們在各另類學前教育都提倡,但各有不同的加重權衡: 音樂、認識探索大自然等等),一個是社會的人,就是開始學習一技之長、適應社會中的約定俗成、政治公民等等。

第一個狀態屬於自然的人,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盧梭除了愛好音樂之外、也非常喜歡植物,我有買過下列這本書: 關於園藝的書信。植物學在18世紀那左右,不但是屬於貴族菁英階級的”愛好”,能找到的書也大多是給有相當涉略的大人,而這本書其實是盧梭寫給一個小孩的書信,在往來的書信中他用親切的口吻介紹了植物園藝,讀起來相當親切。

另外,我也想到了達文西的童年,完全就是盧梭所敘述和訴求的: vivre pleinement l’enfanct、homme de la Nature、enfance de l’humanite。

在找愛彌兒的資料時看到了這個法國youtuber<parle moi de philo>,她的影片中都用非常簡潔易懂(又有點好笑)的方式介紹哲學,而如此巧的是,盧梭就是她最喜歡的哲學家 :

真正的自由和社會契約論

讓我開始真正思考自由的意涵。其實是我曾經做過一個法文練習,要找出反義字,而練習題中自由的反義字是依賴。沒有受過甚麼哲學教育的我,不加思索覺得自由就是隨心所欲,因此私領域你可以隨心所欲(例如在家),至於公領域、在政治社會上的自由意義到底是甚麼,我從來沒想過。

盧梭深信人是生而美好的,是有同理心、關懷弱勢、愛好自然的,然而是社會中的惡: 奴性、專制獨裁、虛偽、算計汙染了人的天性(在他屬於自然那個狀態的人,是沒有這些社會之惡),為了避免這些社會之惡,我們需要制定社會契約(但這契約必須是由人民,為了保有他們原本的自由,也就是那個自然狀態下的自由,大家都有這樣的動機和共識下而共同制定)

提過社會契約論的哲學家中: Hobbs、Locks、Rousseau,而羅梭的觀點是最接近現在的民主,他把社會契約看成: 如何在人們公同制定的社會契約中,人們還是自由的。

參考有趣的簡介: 《哲學叩應》:霍布斯、洛克、盧梭談「我們究竟需要國家做什麼?」

羅梭的自由,不但其實意味著不受奴役、不受擺布、是一種獨立自主的力量體現,更意涵了一個與人和自然共處的和諧自然的理想世界(而且是順應天性就會如此的世界)。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可以說是法國大革命的藍圖(註釋),包括大家都很熟悉法國的精神,那就是: 自由、平等、博愛,都能看到盧梭的精神。

註釋: “Rousseau a nourri toutes les révolutions”

<盧梭的兒子>

寫出這樣溫暖和煦的愛彌兒,自己卻棄養了五個小孩,歷史記載這樣一段: 盧梭,不顧妻子的意願,讓助產士把剛出生才兩天的寶寶送到孤兒院… 我想大部分的人,一定會覺得他偽善、沒資格寫這樣的書。加上看了些<盧梭的兒子>這本小說評論中提到了時空背景: 在18世紀那個年代,被拋棄在孤兒院的嬰兒,多半都活不到一年。

說真的,自己有小孩的人,是很難不去用自己經歷過的去想像,甚至在想像那個可憐的嬰兒就是自己小孩,在當時需要人呵護的模樣,一這樣想就覺得盧梭實在太壞了,寫下人性是美好的人,真的覺得自己如此做,應證了人性是美好的信念嘛!?

這本小說或許把許多為人母的個人想像(擔憂憤怒),更拉近當時的時空背景,同時交錯了羅梭曾寫下的思想言論。作者Isabelle Marsay並不是出於批評羅梭的角度而寫,小說中給了羅梭的大兒子名字Baptiste,收養他的家庭雖然生活辛苦,但也對他視如己出。(如果真是如此,或許也不差,因為盧梭在世時,其實過的窮困潦倒,作品還被禁,甚至被逐出法國)

我覺得她寫了這本小說,讓我認識到文學的美好,透過文學去描繪出一個時空,讓我們身歷其境,也許也給我們慰藉,隨著想像這棄養的小孩最後並沒有太悲慘的遭遇,心裡也較不難受,儘管真實如何,我們也無從得知…此外,文學描繪了非黑即白這兩極端的灰色空間,該說盧梭在光明的科學時代(18世紀), 私生活是黑暗面? 還是可以用文學的視角將之視為有很多探討的灰色空間,如此一來讓我們更去認識身為人:我們的人性、我們的情感、我們的選擇或是被迫選擇。

另外以下這個法國蠻有名的歷史考究學者 (主持了蠻多關於法國歷史、闔家歡迎的節目)他在這段廣播中提到了盧梭在十多歲時,他的父親也將他交給作刻畫的師傅做學徒,但他後來逃到了一個富裕且受教育的Madame de Warens,受她的保護和教養,也在此愛上了閱讀、學習。–>我在想,他的棄養五個小孩,除了在那個時空背景是很司空見慣,他自己後來的際遇,可能也覺得待在原生家庭也未必是最好的?

要說他是表裡不一的渣男? 他妻子怎麼看他呢:

在他妻子眼裡,盧梭和其他人不一樣(他妻子是個出身卑微,在一間旅社幫傭,所有人都對她輕視不友善,而盧梭看她的眼神總是真摯溫和,也非常尊重她,但盧梭在跟她在一起就跟對她說: 我會對妳不離不棄,但我這輩子都不會和妳結婚…(但後來還是有結成連理)。

我想盧梭如果活在我們這個可以避孕的世代,就可以不用這樣棄養五個寶寶(他覺得自己真的無法養育小孩,而且有小孩的生活,就無法讓他可以自由地思考寫作..),而且也可以用伴侶關係、而非婚姻關係和當時的妻子同居,不會受到社會抵制(當他逃亡回瑞士,被村里的人知道他們是非婚關係,還半夜朝村民丟石頭,差點就在睡夢中不是見周公而是閻羅王。

雖然知道這種穿越時空的假設沒甚麼意義,但我想說的是,我們或許可以先反身自省,當今一個有選擇的權利的社會:選擇是否有育兒計畫、可以避孕、可以墮胎、可以合法同居,這些”社會規範”背後,是有許多人的努力去推動或是改善了醫療、科技。我們並不是比較開明、或是比較”有責任感”,或許只是純粹一個順風車來到一個有幸可以選擇的社會環境,因此不用掙扎於人生理想或是做個負責的人兩者之間。

【刺激1995】的電影學習

今年是【刺激1995】的25周年,然而我卻是去年才知道這部片子,看完電影當下有很多想法,卻沒有把握機會寫下心得,一放再放也就漸漸淡忘,而今年再度放映的相關新聞一出來,我決定把握住機會。

我在Frank Darabont o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這篇訪問中學習到很多:更認識這部電影、也更認識導演,透過導演的感性和理性,我更懂得如何呈現一個故事,也更進一步理解劇本面對原著時會有怎樣的取捨和編排。

我學習到思考劇本創作需要的框架:你如何去找emotional through-line,何謂是Setups and Payoffs

Résultat de recherche d'images pour "through line"

Setups and Payoffs

To set up means to layer in knowledge; to pay off means to close the gap by delivering that knowledge to the audience. When th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result propels the audience back through the story seeking answers, it can only find them if the writer has planted these insights in the work.”

關於電影的主旨-希望和救贖,對導演而言,希望和救贖是緊密交織的,他覺得希望就是一種救贖(saving someone from evil, suffering..),而這也是人類最美好的部分。

其實電影到後頭出現Andy撥放莫札特歌劇的一幕,並沒有出現在原著中,這一幕是導演自己在聆聽歌劇時,內心感到的悸動和靈感。這一幕同時也強化了電影的前提,無論你再多麼絕望沮喪的情況,有時你是有意識地去追尋希望,但大部分的時候這是潛意識下的追尋,而這正是原著作者Stephen King想傳達的強烈訊息。

Continue reading “【刺激1995】的電影學習”

對達爾文的誤解

新的一年,我買了達爾文【物種起源】當作2020開始的重要閱讀。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好好讀過這本經典,念書期間的填鴨學習: 拾人牙慧、斷章取義,至今對他的認識也就是那幾個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認識。

其實想好好認識這位”被誤解、隨便引用”的自然學家,動機主要來自2015年看了Elizebeth Gilbert (寫了”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的知名作家) 所寫的小說【The signature of all things】,書中提到了達爾文,其實是個溫文儒雅、充滿人文關懷的自然學家,而他所寫的【物種起源】更是文筆優雅,充滿了省思。

另外,在當年(2015年12月)也從法國雜誌【Le Point】讀到一篇關於達爾文被誤解的文章,摘錄幾點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望文生義,被誤導誤用的引述和反駁:

  1. 弱肉強食是社會必然–>達爾文其實是主張: 在體型和體力上越是強勢的物種,其實是最先被滅絕(例如恐龍),而人類,因為體型上的弱勢,需要透過建立社會連結的團結、美德和智力,反倒成為自然界的主導
  2. 支持泛自由主義 hyper liberalism–>達爾文認為,道德感伴隨著文明發展,讓每個人都有義務照料最為弱勢的一群。而他自己也成立了幫助弱勢族群的協會。
  3. 合理化種族歧視或是奴隸制度–> 達爾文的祖父和爸爸,包括他自己,他們三位都是極力反對種族主義和奴隸制度,達爾文這麼說:  奴隸制度的存在是來自一群沒有情感的人(他用了內心乾枯來形容”la sécheresse de coeur”),這是國家的醜聞。
  4. 歧視女性主義–> 達爾文是這樣敘述女性的: 女性似乎不同於男性,她們在心理上特質: 溫柔溫暖、不自我主義,而男性間,天生是對立競爭,這和他們的天生的野心和自私不謀而合。

前幾天又聽到了巴菲特採用了達爾文的反饋機制來檢驗自己: 達爾文只要聽到和他既定的結論相左的言論意見,就會認真地寫下來,確實的反思和做出回應,因為他知道:如果不刻意寫下來,人的天性會刻意排除掉”和自己想法相左”的資訊,甚至視而不見。

關於以上提及的達爾文,讓我希望2020年的開始,好好的閱讀他的經典,重新認識這位溫暖、內心豐富、自我要求極高的自然學家。

義大利白松露大城Alba的字根

提到白松露,不得不想到Piemonte 的Alba 城市。這裡會舉辦一年一度的白松露展覽,我去過了一次,也深深對白松露的香氣所著迷,他的濃郁程度又勝過於黑松露,在展覽現場,也幾個熱食攤位,最常看到的就是香煎荷包蛋上頭,刷刷刷的豪邁的白松露片,一回想起那一幕: 拿起相機猶疑能不能拍,就被一桌熱情的義大利人不斷招呼,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地端起盤子,當起敬業的模特兒….

白松露主要產量來自義大利,據說,法國也開始發現有白松露的蹤跡,因為生長地幾乎無法複製,白松露的產量極為珍貴,價格也是令人望之卻步: 5000歐元/公斤。

從來沒想過Alba這個城市名字的字根,直到某天在其他書籍中看到: 原來Alba 的拉丁文原意就是白色。更確切具體的形容,alba是黎明破曉的白色天空,也因此在拉丁語系中(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alba也都指的是黎明 (一模一樣的寫法)

這張精美的插畫地圖是 Fontanafredda 酒莊免費提供的。我非常喜歡,就買了個簡單的畫框,貼在玄關。

http://www.fontanafredda.it/site/wp-content/uploads/2017/10/mappa_fontanafredda.pdf

 

 

 

 

【積存時間的生活】戰爭下的台日情誼&白色恐怖

紀錄片中提到的高座海軍工廠史實: 一群台灣子弟在日本帝國擴張主義需求下,前往日本建造軍用機,然而,當時在海軍中服役的津端爺爺卻常覺得對他們有所愧疚,自願住到台灣人專用的宿舍中(感覺影片中是這樣敘述,但從以下口述歷史中,卻提到宿舍並沒有非台日籍,只是有不同寢室而已),也和其中的陳清順成了摯友,視之如親弟弟般。

我總是特別注意著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選擇,並不是所有人都要改變或創造時代,才稱得上勇敢膽識,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良知和道德情操,作出良善義理的選擇,對我來說就是人性的勇敢和可貴。

津端爺爺有情有義這一面,尤其是為陳清順上墳這一幕,我每看一次,都不禁溼了眼眶。

以下的文章內容,都是節錄,資料出處連結都在標題中。

Continue reading “【積存時間的生活】戰爭下的台日情誼&白色恐怖”

【積存時間的生活】建築和都市計畫

影片一開始的都市計畫的鳥瞰圖,雖然不至於怵目驚心,但這樣一面的日本,我倒是別開生面第一次看到。

法國的集體住宅

在法國,社會住宅(HLM)的比例也很高,平均七個居民就有一個居民住在社會住宅中,但像日本如此密集且大規模的集體住宅,其實不多。

然而在西方國家,法國是唯一的國家採用大規模集體住宅來解決供需問題,在法國這類型的大規模集體住宅稱作Grand ensemble 。在法國約有350個,大部分集中在巴黎。

其中著名的Cité du Haut du Lièvre à Nancy有3000戶 (我們有開車經過,路過時真的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這怎麼會出現在法國?!) 在法國算是極為少數了(也絕響了),對比以下會提到的日本新城定義: 至少1000戶,而集合住宅有2009座新城!

相關圖片

Continue reading “【積存時間的生活】建築和都市計畫”

【積存時間的生活】的學習筆記

今年第一次看到<積存時間的生活>紀錄片時,非常喜歡,也十分感動,但和所有看過的影片一樣,這段影片留給我的感動常常只流於交談中的幾個句子。

Résultat de recherche d'images pour "積存時間的生活"

這次在準備購買書單時,自然把英子奶奶的書列於其中,而也因此得知英子奶奶也過世了,心裡就像覺得自己親近的長者離開了人世一樣,一方面開心老奶奶終於在天上和修一爺爺相聚,一方面也十分懷念起這段影片中的點點滴滴。

我決定細細的重看一次,把印象深刻的橋段都剪輯下來,多找了延伸資料來看,很細膩的筆記下來,沒有時間看完全部紀錄片的人,或許也能從剪輯中,感受到津瑞家的美好生活。

Continue reading “【積存時間的生活】的學習筆記”

血型分類的由來

前陣子又看了”林修老師”的知識性節目,學習到血型分類的由來。而這由來的認識,也讓原本只是死記(還會忘掉搞混): “o型的人可以捐血給所有人,而AB型可以接受所有人的血”,現在可以輕易理解而牢記。

所謂的A型就是紅血球上附著了A型物質,而B型則附著了B型物質,想當然爾,AB型就是同時附著了A和B型物質。

Continue reading “血型分類的由來”

二二八紀念日-原諒的哲學思考

今天聽了一小段France Culture的節目廣播”Pardonner, est-ce oublier ?” (原諒是遺忘嗎?)

在二二八紀念日的今天,我希望大家熙熙攘攘、不帶同理心、膚淺潦草的把人對號入座,或許回到原諒的本質:探究原諒的哲學思考,能夠指引我們些甚麼。

Olivier Abel哲學教授回答到:原諒最中心的意涵是和對方共同詮釋過往。

我希望你能夠原諒"並不是希望對方忘記我所犯的失誤,而是希望表達"我願意和對方重新審視過往,我願意在對方回憶的那段過往中,他的痛苦難受,我能真誠的理解和體會。

Abel教授甚至用了hospitalité(款待),我想這裏的解釋,是一種展現誠摯,展開胸懷,把對方回憶中的感受,納到自己的內心。

Le travail du pardon, l’hospitalité
Le pardon est une réinterprétation du passé que je fais avec l’autre, contre l’oubli. Je dirais presque qu’il s’agit d’un travail d’hospitalité à la mémoire de l’autre : en demandant pardon je demande hospitalité dans la mémoire de l’autre et j’accorde hospitalité à la mémoire de l’autre.
Olivier Abel

廣播連結:https://www.franceculture.fr/emissions/les-chemins-de-la-philosophie/loubli-34-pardonner-est-ce-oublier

 

 

 

 

TED TALK: 噪音對健康的危害

我平常的居家生活是屬於安靜的,所居住的社區較為安靜,沒有電視干擾,音樂也是主題式的聽,不太會當成背景音樂,也因為太習慣安靜,陽台只有山雀來啄食,發出小小聲的唧唧,我在另一端的廚房就能夠聽到,之前有跑步的習慣,去附近的森林慢跑,也不戴耳機,就是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或是腳底踩過樹葉的聲響。

對於平靜下所能察覺的細微聲響,經常回味,也養成了習慣,也因此,最近幾次回到台灣,最大的不適應,就是像Mathias Basner所說的,當他一回到美國,像撞上了一到噪音牆一樣。我雖然沒有這麼強烈的感受,但時常覺得大家對於別人可能需要安靜的時刻,是如此的忽視和"踐踏",無論是在大眾交通工具或是電梯裡,大聲講電話;小吃店隨處可見的電視播放;造勢宣傳、商家廣播...

所有產生噪音的機構,很不巧地都是"營利和發展"的象徵:遊樂園、演唱會、工廠、建案...

影片中提到了世界衛生組織2011 的數據,在歐盟,因為噪音干擾,一年有160萬健康生命的喪失,其他causal study的醫學數據雖然還不夠全面扎實,但噪音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我的確相信是有目共睹的。噪音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來源,人處於壓力就是一個負擔。

我想,我們自身如何避開過多的噪音?我想,周末選擇去大自然走走,或是避免去人潮壅擠的地方,都是"對自己好"的一個積極作為了。

 

選擇一種說法來安身立命

有一次和法國老公一同坐在大餐桌前各自看著電腦閱讀或工作,我刻意把雙手放在背後,像”稍息”那樣,跟他說”我小時候在學校上課時,是這樣被要求聽課的。”我老公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光看我,好像我才自一個極權世界一樣…

我已經和現在的義務教育脫節了,也許現在台灣上課的風氣非常的開放,學生們自由發表想法,但我的教育成長過程中,應該是到了大學才稍稍感受到”鼓勵學生發表想法”的氛圍。

但真正感受到自己”很主動的思考反思”,包括看任何書、任何媒體資訊,帶著主動性閱讀卻是這近一兩年的事情。現在蠻常看了某本書,設想帶入另一本書觀點,可以激盪出甚麼樣的對話? 對於書中所舉證的、參考資料來源,也會選擇性的進一步詳查。

有些時候,我在兩本截然不同種類的書籍中,發現其中一本”更進一步解釋了”另一本的觀點。

閱讀Daniel Kahneman (得了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所寫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文翻成快思慢想)時,包括他在TED TALK”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2010)”有好幾度,我總是跑出來些其他的”說法”。

我對他TED TALK裏頭一個問題感到最印象深刻: 如果我們下一個旅行完成後,旅行中的照片和你對於這段旅行的記憶都全部消失,你還會選擇這趟旅行嗎?  (他問完這個問題時,我心想,那些老是說要”享受當下”的人,遇到這樣極端的問題,還是會選擇”享受當下”嗎? )

關於Daniel所提出的論點: 我們人分為Remembering self (回憶的自己)和 Experience self (體驗的自己) ,而大家對於回憶的自己特別重視,而”回憶”的形塑卻也常受到以下兩點的影響:

1. Peak-end rule: 我們很容易只記住”至極”的感受: 最痛苦、最開心,尤其這些感受發生在某段期間的最後。
2. Duration neglect: 回憶的同時,我們常忽略了”客觀”的歷時。尤其當快樂的時光也許是痛苦時光的十倍長,我們卻給予兩者同等重視。

這讓我想到,在Elizebeth Gilbert(寫了”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的作者),曾在書中提到,逃離了越戰,搭上遠渡跨海前往美國的小船的越南女生,當她被心理輔導時,所訴苦的卻是”在船上認識的男生竟劈腿另一個女生”的苦惱,並不是她所經歷過數年的慘絕人寰的戰爭和逃難。

我也想到了在國中時看過一本”當和尚遇到鑽石: 一個佛學博Geshe Michael Roach如何在商場上實踐佛法”,裏頭提到了金剛經的”內心銘記”,透過冥想來為自己的人生做下印記,加入Daniel的科學驗證和詮釋,如何為人生下註解? 就是在訓練自己的心志,避免Daniel 所提出的兩種人性( 只記住至極和事件最後,忘了客觀的歷時)。

很多人覺得佛家說的”萬物皆空”,指的是人生到頭來都是場空,但其實佛家的空性:我們身處的萬物,並沒有絕對實像,都是因人而異的觀看角度而存在的”虛面”。我總覺得對於這種”說法”很難心領神會的人,或許可以用Daniel的科學詮釋。

我也想到了荀子的說法: 積習成性、積性成命。 如果我們知道我們對於自己真實人生經歷過甚麼,如此偏頗(和偏激),那麼,我們就要靠著自我思考反省的方式,來改變積習和慣性(例如不加思考的惰性),當我們看待自己的過往人生有著較為”全面客觀”的角度,對於現在的自己如何做,未來的期許又是如何,就有了截然的”自我印記”,而這也就形塑了我們的命運,不是嗎?

而陳昭英的”荀子的美學”中提到了” 荀子對於人心的認識和作用,有著精微分析“。怎樣的分析? 或許Daniel的架構和實驗依據,給了我科學方面的解讀。

認知神經科學怎麼看呢?我聽了Lisa Feldman Barrett的TED TALK: You aren’t at the mercy of your emotions (中文版:你並非受情緒所擺佈──是你的大腦創造了你的情緒)

我們的大腦不斷地在揣測:揣測我們認知的世界也揣測別人的情緒,面對一個未知的事物,我們大腦問的不是"這是甚麼?"而是"根據我們的經驗,這像甚麼?"至於情緒,Lisa其實想告訴我們,我們並不是"情緒"的被動受害者,我們(的大腦)是自導自演的情緒產生者。

這樣的運作觀察就很有趣了,這讓我想到我們台灣所缺乏的哲學課(在法國義務教育中,這是他們"聯考"也會考的一個學科之一,文理科都是必修,但有深淺的程度差別),的哲學辯論:例如"快樂如何定義?""為什麼我們會生氣失望?"的哲學辯論,我們的大腦沒有受訓過關於這方面的"這是甚麼?",當我們試著去逼大腦去想"這是甚麼?"而不是下意識的讓大腦快速的揣測出一個"類似樣貌"(大腦是想省工的,能夠不要費腦力,大腦是不想去想複雜的事情)這輕易的揣測就決定於我們的個性和思考慣性(咦?怎麼回到了荀子積性成命)。

對於人性、待人處事這方面,心理學的觀點也好、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也好、宗教的觀點也好。我越來越體會到,他們都在詮釋著我們或多或少有過的體察,輕重深淺的差別而已,同一個現象怎麼去看,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一個說法,然後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