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曾回台灣,開始另一個科技業工作,主要還是台灣法國兩邊跑,結束這份工作後回到巴黎定居,剛好是夏天長假的開始,放假期間,我一直考慮著,是要繼續找工作,還是主題性的學習一樣東西,學習日文一直是我想做的事情,但對於日文的里程碑,我的主要目標是可以閱讀我喜歡的日文雜誌: 無論是女性雜誌或是生活居家和食譜。
站在當時的交叉點,我自問了一個長遠的問題” 我希望退休後才會日文和看懂日文雜誌?還是在三十歲之初就可以把日文當作一個工具?” 我的答案非常明確,我希望現在就可以把日文訓練成一種工具。
一檸檬一世界
結婚後曾回台灣,開始另一個科技業工作,主要還是台灣法國兩邊跑,結束這份工作後回到巴黎定居,剛好是夏天長假的開始,放假期間,我一直考慮著,是要繼續找工作,還是主題性的學習一樣東西,學習日文一直是我想做的事情,但對於日文的里程碑,我的主要目標是可以閱讀我喜歡的日文雜誌: 無論是女性雜誌或是生活居家和食譜。
站在當時的交叉點,我自問了一個長遠的問題” 我希望退休後才會日文和看懂日文雜誌?還是在三十歲之初就可以把日文當作一個工具?” 我的答案非常明確,我希望現在就可以把日文訓練成一種工具。
昨天睡前,一時興起研究了一下攪拌機的選擇。和不少人一樣,我被外型亮眼的Kitchenaid給吸引了,只是科技業的調教下,我養成了仔細研究產品規格,也不會單純對行銷手法買單。
(但我還是必須承認,外觀設計和顏色對我來說也很重要,一開始我只想要等著未來買Kitchenaid,但被我老公制止,被他覺得我只注重外表,不考慮產品規格。)
首先,我老公一直說,Kitchenaid的馬達輸出功率才300W而已! 而Kenwood隨便都是1000W以上。
我有注意到法國的甜點競賽節目Le Meilleur Pâtissier中,所使用的機種也是Kenwood的Kmix。這時候,我內心原本堅定不移的Kitchenaid,有被老公勸阻成功,Kmix的外型設計感也很強,當我跟我老公說”我認真考慮Kmix了。”
(節目中LOGO被遮起來了,所以應該是沒有贊助行為吧。)
但我老公卻說"Kmix不好啦!它的出現只是為了對打Kitchenaid,它的性能普普而已!"
這句話在我”徹夜”(好啦沒有那麼浮誇,但我倒是認真看了一兩個小時,包括決定想買的顏色,後者大概就考慮了一個小時XD)做了研究後發現,老公只說對了一半,Kmix的確是市場期待而出的產品,但Kmix並沒有性能不優,和Kenwood其他攪拌機型作平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要考慮我們真正的使用需求。
關於市場期待這一點,要先說明一下,Kenwood是英國品牌,在攪拌器的市場上算是元老級的重要品牌,因此他們的技術和Know-how絕對是無庸置疑(我想就這一點來說,專業級的人都會看Kenwood這一線的品牌,而Kitchenaid,尤其Classic大概是給重視外表多過於功能性的消費族群。)
價位上,美國品牌的Kitchenaid實在是太貴,貴的不合理,只能去美國買才划算,而在法國買英系品牌,價錢都蠻好的。
首先,一台攪拌器的靈魂就屬於馬達,關於這一點,要澄清的是光看瓦數是不夠的,Kitchenaid和Kenwood兩者的馬達構造是不同的:
外觀上兩者都很有設計感,Kitchenaid復古的造型,而KMIX則較為簡潔流利。有一點,我上網看了打蛋白霜的比較影片,感覺Kitchenaid因為底座較大,打起來很穩,但是KMIX(舊款機種)卻一直左右搖晃。
另外一些細節的地方(都是Kenwood勝出):
#攪拌時的平行性Mouvement planétaire是Kenwood的強項,可以有效率的掃到攪拌盆周圍。
Il s’agit de la rotation des batteurs sur leurs axes et autour du bol. Ce mécanisme permet de ramener le mélange au centre du bol et vous assure ainsi, quelle que soit la quantité, un parfait mixage des ingrédients. Il reproduit le mouvement du pétrin d’un boulanger.
#攪拌刀頭:
Kenwood的設計,像一個飽滿的氣球,底部的尖頭設計很平緩,好處是少數的鮮奶油或是蛋液也能打的很好。
Kenwood:
Kitchenaid:
#絞肉器:兩者價位都差不多在70-80歐元, Kitchenaid是塑膠的,感覺很廉價,而Kenwood的是不銹鋼材質,質感真的好很多。"所有Kenwood的配備都是不銹鋼的"然而Kitchenaid則是一半一半。
Kitchenaid塑膠感絞肉器,不只塑膠感,整體設計還是比較差:
Kenwood的代表作:KVC7305S CHEF TITANIUM
這一台非常的美,用美來形容可能不夠精確,我覺得是材質所散發的質感,在類似的機型中,應該是功能性最優的,適合大家庭四人以上,還有幾乎每天使用的人。
攪拌頭有一圈"天使光環"的LED燈,非常貼心,檢視麵團蛋白霜時,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其中一個攪拌頭是一個K字形,非常別出心裁(全系列都附有這款LOGO造型的攪拌頭)。
如果還沒擁有製麵機、果汁機、食物調理機、絞肉器之類的人,想要一次擁有這些,買一台KVC7305S CHEF TITANIUM就足夠了,但我已經擁有了除了絞肉器之外三樣東西,另外這一台真的非常的大,上述說的適合族群,我也不在其中,因此,我是完全不考慮這一台。
回到Kmix,第一代KMX50,市場策略上的確是和Kitchenaid對打,顏色非常多,還有圖案選擇,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KMX50像是攪拌機界裡的mini cooper,外型和色彩圖案策略上都像老朋友一樣熟悉。
但他的瓦數"只有”500W”,還是比Kitchenaid得來的強。
(照片中最中間那台的酒紅色,美的實在太性感了吧!!)
英國國旗款:
新一代KMX750 已經不玩顏色的機海戰術,只有黑、紅、白、米色(米色還只有英國有,法國沒有賣!),另外英國國旗限量款還有,這當然也只有英國市場才有。新一代最大亮點就是瓦數整個加倍 ,直接開到1000W,不要忘了系列的馬達和Kitchenaid一樣是moteur à transmission direct,完全沒有耗能的情況,而1000W真的非常強大。
要注意新舊代都還是同時存在於網通市場,而且舊一代機種並沒有降價,甚至在某些網通還賣得比較貴,可能是機款的顏色。
我想這應該是為了只想要不理性的為了顏色而買的人所保留的吧。
另外,KMX754系列的小差別是,改用玻璃的攪拌盆。
最後我選擇了黑色的,每次選了黑色,都有一種"那我當初幹嘛花時間仔細盤算其他顏色?"的無趣感覺,但黑色帶有鏡面光澤的電子產品,極為低調耐看,歷久彌新的感覺就像是:至今當我拿起iphone3s的時候,還是覺得這支手機實在是太美的工業設計。
另外,黑色系的家電類完全不用擔心搭配性的問題,一系列的產品都太值得擁有了,我想列入未來選單的應該就是:熱水壺、均質機(美式咖啡機也不錯)
最重要的,我們買到了276歐的價位(對,老公很心急地買了),然而Kitchenaid Artisan 我當初的夢幻款奶油色則至少要354歐(我在網通找到最便宜的),如果要加上防噴的透明蓋子30歐(在Kmix是標配),則兩者價差就至少在110歐元。
白色也是差不多的價錢,便宜了三歐元吧!(在某個網通網站) 其實我還是喜歡米色,所以考慮到未來可以納入米色系的家電,還是先買黑色的,畢竟如果是純白的,以後買米色的就有點奇怪了。
參考網站:
看了數集的GIDC,對於評審之一Sophie Robinson的穿著,特別有印象。她大膽搶眼的配色,反觀巴黎人的灰白黑的中性色,Sophie絕對是鮮明的英式品味的最佳代表。儘管我自己在耳濡目染的巴黎穿衣風格中,已經被同化的蠻徹底的,坦白說,我打從心底的欣賞Sophie的鮮明色彩和不同圖案的混搭,希望自己也可以跨出習以為常的中性色和中規中矩的極簡,偶爾也能穿些如此亮麗的色彩。
我也很喜歡她散發的氣質,能把亮色系和衝突的圖騰穿得如此高貴有質感,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駕馭的啊!
以下是Sophie的穿搭介紹:
# 幾何方塊百褶裙,搭配藍點點上衣,另外,她的耳環也常常是亮點之一,通常是她衣服中的一個顏色主調,用來畫龍點睛。
#另一件幾何圖案的褶裙,搭配飽和的藍色,同上的桃紅色流蘇耳環,呼應裙子裡頭的桃紅色。
#粉嫩色的圓裙搭配黑白條紋,深V踝靴是豹紋的:
# 另一個豹紋和條紋的組合: 橘紅和紫色的豹紋大衣,搭配黑白條紋上衣和寶藍色長褲,更精確的說是smalt 藍:
# 條紋上衣,搭配大花裙,仔細看她的耳環是兩把剪刀!
牛仔襯衫搭配圖騰及膝裙,黑色流蘇耳環呼應了圖騰的黑色筆觸:
# 桃紅色大衣裡頭是黑白條紋的洋裝,鮮橘色的褲襪搭配黃色低跟鞋! 我敢發誓,我至今沒有在巴黎看過穿著亮色系褲襪的女生…
# 再來一張亮色褲襪: 桃紅色褲襪搭配寶藍色洋裝,
從網路上搜尋到的穿著照片,看到不少寶藍色和桃紅色的搭配,感覺Sophie蠻喜歡這兩個顏色的搭在一起的穿著,有時候是粉紅色搭配粉藍色,而這兩個配色真的是像她的signature outfit一樣。
下圖中的桃紅色上衣,她在節目中也穿過一次,還搭配了同樣色調的唇膏,我只能說這種正粉紅色的唇膏,門檻真的很高…
很喜歡她這件水藍色的襯衫,搭上桃紅色流蘇耳環和桃紅色長褲,真的忍不住想說”實在是太Sophie Robinson的穿著了!”XD
另外可以看出,她常常利用這幾件衣服穿搭出不一樣的組合,對於”一般人”來說,她的穿著範例是很實際可行的。
最後是一段她和另一個評審的影片連結(來自她的官網):
https://www.sophierobinson.co.uk/course/interior-design-masterclass/
影片中她穿著同一件水藍色上衣,同樣的大剪刀耳環,但她的深藍色(或黑色)長褲就意外的中規中矩,突然之間,我覺得”黯淡平凡”了些,如此對照之下,真的覺得她非常適合飽和亮麗的顏色。
GIDC有另一個讓我特別關注的是關於室內設計師如何向客人”簡報”的能力。每一個參賽者事先準備的mood board來說服客人他們的設計理念和做法。
Mood board 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像是一個剪貼版,把一個設計案件的發想呈現出來。
第一季有一位來自台灣的男生Frankie(註),前面兩集他都是評審覺得裡頭表現最好的: 原因無他”萬全準備”和”說故事的能力“。
關於萬全準備:
我們可以從他在每一次的簡報中,都匯聚細靡遺的呈現3D室內配置圖,在他的3D室內配置圖中,所有細項都一一編號,說明改造細節,像說明書一樣: 包括作法、壁紙顏色選擇、改造家具需要的零件等等。
關於說故事的能力:
# 除了視覺呈現外,盡量製造出”臨場感”或是真實的觸感,來加強說服力: Frankie直接把和服布帶來給客人看 (他利用和服的布料當作部分的壁櫥裝飾)。
# 把感受氛圍的情境傳達出來: Frankie 形容當你看到這塊和服布時,可以聯想到美麗絕倫的藝妓走在街上的姿態萬千之類的。
另外,在簡報中帶有個人魅力,並思考自己那些特長可以帶來附加價值? 像Frankie利用他擅長的織品,導入到他的室內設計作品中。
# 善用本身的長處(Frankie是織品販售的助理): 第一集他計畫運用日本和服布當成壁紙,對於客戶希望日式極簡的風格,這的確是一個挑戰。
而比賽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經典錯誤,我也仔細做了紀錄,也當作給自己的警惕。
#沒有事前練習講稿,顧左右而言他,沒有章法( 我覺得自己也常犯這個錯誤)。
節錄一些評審的話:
The way she presented it was wholly erratic, confusing, and blustering.
“The way she presented was a little bit random and really hard to follow.”
Set a reason behind every thought. I feel that you had a homeowner who’s a little bit confused what they are getting.
# 輕視客人的需求 “Being quite negative” there was lots of excuses made.
Jane 對於客人提出能否把木頭地板漆成白一點的需求時,只是冷冷地說” 預算不夠”—>關於此點,評審覺得Jane不夠amenable (在此應該可以解釋成願意接納不同意見)。
對於客人期許的北歐風格,她似乎只是照本宣科,並不是”善用北歐風格”來解決屋主的空間問題: 例如她的設計提案中的衣櫃是明顯縮小了,而屋主有大量衣物收藏,當屋主提出這樣的疑問時,Jane 只是有點隨便地回了”ok, food for thought.” 此時,屋主Kate癟了一下嘴,顯然不是很開心。
設計提案並沒有為她帶來更好的生活空間,反而可能造成不便。
#不要自顧自地說。當你開始天馬行空的展開自我闡述時,要能夠確認你的客人”能完全了解你的看法” (Make sure that they are on board.)。
我們想傳達的設計理念,對自己而言可能是很清楚的,因為我們爬梳過圖片資料,但要記得客人不一定和你站在同一條線上: 有著相同的資訊背景。
如何落實呢?
第一,先給客人一覽的視覺傳達,用總結和綱領的方式來開頭,讓客人知道你簡報的主題,預先有準備。
第二,利用直觀的視覺傳達和客人建立互動交流: 純粹用形容詞堆砌的景象是很難確保客人有同等的氛圍感受,多利用圖片、影片、甚至實品。
(影片中的錯誤示範)
第一集參賽者Sharon講了快10分鐘自己想執行的改造(鮮明色彩的Bloomsbury),客人問到”那你想用那一種藍色?” 時才拿出mood board,但其實客人是在看到mood board上的所選擇的藍色調和情境才真的表現出”主動性和專注”而這樣說:
“This is what I was envisaging.”
並且主動提出相關問題,”你感覺的到客人和你在同一個陣線上,他在你營造的室內空間中,並設想那樣的空間裡,可能有的情況和問題”。
這是Sharon所提案設計成果:
# 當客人表達不認同時,沒有給予替代選項,只是一昧地想說服客人,如此只是對客人施加不愉快的壓力。
They said they didn’t like things, and you just pressurized them. You didn’t give the many alternatives. You didn’t give them any outlet whatsoever.
自以為是且態度強硬,覺得自己的設計和詮釋才是最好的,甚至很直白否定客人的意見: 屋主並不是很贊同西班牙獵犬(spaniel)圖騰的寶藍色壁紙,還有黃銅製的工業風燈飾,她的回答竟然是: “如果你們讓我採用壁紙的話,我可以減少些工業化的元素。”If you give me the wallpaper, i’ll cut out some of the other industrial elements.” (到底誰才是屋主啊?!!有種反客為主的強硬,令人相當不舒服)
“i just don’t want it to be “too boring”, in all honesty. ‘Cause I would just ask you, I’m gonna try and push you into your brave zone to go for it and to trust me.”
————————————
就像評審Sophie Robinson所說,她的態度就像是對著客人說: 你們想要的東西太無趣了,所以我要全部忽略,而我所設計的就是你們會看到的東西。
另一個評審Daniel Hopwood更是嚴苛,他說: 如果有人在他設計公司做出這樣的簡報,他一定會被解雇。
最後的成果(壁紙選擇了沒有西班牙獵犬的,但能維持了深藍色)
註:
關於Frankie的背景,他一路在台灣完成了學業和兵役後,到英國學習時尚相關科系,他的媽媽是位裁縫師,也因此他從媽媽那裡學了不少裁縫技巧,而爸爸希望他念電機相關科系(看到這一句,我忍不住露出無奈的微笑),但他卻希望從事藝術相關的行業(資料來源:http://www.frankiefloodinterior.co.uk/welcome.html )
這個周末最大的發現應該是柿子剛長成的樣子,前些日子寫了一篇”穿著荷葉領的種子” ,某天經過特地在端詳了一下,問了周遭的人,都沒有知道這個長著奇怪果子的樹木,到底是甚麼?
後來,我在搜尋圖片時,用著這樣的關鍵字(法文): “四個花瓣的綠色果子“,就輕易找到了!
原來柿子一開始的那四瓣”花托”是長在中間,隨著下半球體的長大,就被”推到”了最上方。
柿子的幼果:
再看一次我拍的照片:
今天看了新聞,提到了Slingback的鞋型,這雙”有點阿罵味道”的鞋子,又重新流行起來。我心裡想,我不覺得像阿罵穿的啊? 一直覺得這個高度和鞋跟,搭配後帶的設計,非常輕便優雅耶,印象中大學開始嘗試穿有點跟的高跟鞋時,我都是買這樣的鞋款。
Slingback特點就是圍繞著腳背的細帶。最經典的slingback想必是香奈兒這一款:
加上後帶的設計,讓後腳被巧妙地摟空,有拉長的視覺效果,可以彌補高度較為平緩的方跟。當然Slingback不限定於五公分的方跟,細跟高跟都可以。
我覺得平底或是低的方跟Slingback搭褲裝(尤其是露點腳踝的九分褲)特別出色,是一種優雅俐落的女人味。
另外,後帶的位置非常重要,一定要試穿,有些時候,某些鞋款就是做得不好,或是不適合你的腳型,後帶變成沒有”固定”的作用,像是穿了雙拖鞋一樣,走起路來,鞋子後方晃啊晃的,只靠著前面的腳趾撐開,實在太狼狽了。
(點下圖,連結是一篇網誌,也就是在抱怨slingback根本沒有支撐住她的腳,害她寸步難行,不如買一雙懶人鞋好了)
今天晚餐後,散步的路上發現了紫藤花的豆莢,看到豆莢時,有點訝異,”原來紫藤花謝了後是豆莢啊!”
後來想到,最近看的一本有趣的小書,是盧梭寫給親密友人關於園藝的信件,在其中一封信中,他提到了豆類科的花朵:特徵是像蝴蝶般開展的花瓣,也就是蝶形花亞科。
台灣野生常見的”山珠豆”
越認識植物,越是覺得要把植物分類的系統好好了解,找到它們分類的起源,就能用演繹的方式,觸類旁通,認識更多品種。
達文西的晚年是在法國羅爾河上的Château du Clos Lucé度過的,這個”城堡”是極受愛戴和愛好藝術的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çois 1er (又稱作大鼻子法蘭索瓦)邀請達文西來定居的,據說,達文西是在法蘭索瓦國王的懷中過世的。
我一直想去參觀這個城堡,除了好奇達文西的身平事蹟,城堡中有許多他的發明設計也十分引人入勝。
另外,我總覺得堡的風格好英式: 紅磚牆、灰瓦屋頂。(題外話,這個城堡在達文西定居之前,約有200年期間都是法國王室夏季避暑的莊園)
我在參觀羅爾河城堡那天,隨手拿了一張關於Clos Lucé的簡介,在裏頭,我看到了一句話達文西的引言,非常的喜歡,也感同身受:
Toute notre connaissance découle de notre sensibilité.
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源自於我們的感性而發展蘊化。
關於這句引言的解讀,我第一個想法就是以上這樣,問了我老公,他也覺得sensibility這裡的解釋是感性,而非”感官”。
然而,我卻在一本”達文西-思緒集” 讀到同樣一句話,譯者翻成: 所有的知識皆是我們感知的產物。
從達文西其他的相關著作中,我讀到的感覺是他的感性和好奇心,而譯者翻譯的這句話,怎麼覺得翻得好像頗是一回事,卻不知道要說甚麼? (很像以前大一讀了幾本國關的翻譯書那種感覺…)
感知的產物? 當然所有的知識獲取都必須透過感官(眼睛、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交互作用下而得到….但如果是這個意涵,實在不需要用一個引用的方式來表達吧。
還記得一部電影”The Big Year”的場景,Jack Black聆聽鳥類的聲音,試圖猜出是哪種鳥類。這一兩年,我家的常來的山雀,我似乎可以分辨出他們的聲音,但其他的鳥類,在我家庭院樹上的此起彼落的鳥鳴聲,我卻是聽得霧裡看花。
Xeno-Canto正是一個可以認識各種鳥類鳴叫聲的總匯網站。搭配我前陣子床前書,從圖面上認識鳥類特徵外,還可以透過Xeno Canto的網站認識它們獨特的鳴叫聲:
山雀的鳴叫聲聽起來的確是這樣: 點選連結
另外,我特別喜歡 Jaseur boréal (中文稱作太平鳥,英文則是:Bohemian waxwing) ,他長得實在太美了,眼影畫的好魅惑(?)加上往後梳的那一搓,實在是太帥氣了,另外翅膀和尾巴那一小段的撞色,實在非常的搶眼。
整隻的配色,活脫脫像從宋代花鳥畫中飛出來般。
雖然在某些國家 ,聽到它們的叫聲意味著不好的事情: 戰爭、大寒季節、疾病的發生,但它還是這本書裡面,讓我最欣賞,也非常期待可以看到它本尊的鳥類。
而它的sirr的鳴叫聲,請點選。
關於玫瑰的生長狀況,兩件事情想記錄一下
1. Ronsard的玫瑰花,盛開到了後期會轉呈白色的?!
一開始是這樣,整體是粉色系:
現在則是全白:
2. 下方的葉子得了Rouille的黴菌
查了一下Rouille(像鐵鏽般的橘紅色)其實不會造成致命的危機,但是會讓植物的體質變得虛弱(得了rouille的葉子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會變差),太過潮濕是最大的問題,我想,這一盆下方的葉子太過緊密,導致通風不良,另外,我要控制一下澆水的頻率 (這一兩個禮拜,一直是醞釀雷雨的天氣,濕濕悶悶的,我要停止每天澆點水的習慣,尤其這一盆的土相當多,加上上頭鋪了一層防蒸發的天然”植物做的毯子”,其實不需要太常澆水了!)。
因為發現得早,需要很細心檢查才會發現,從正面看,就是那些黃色的斑點,後方就是rouille。
葉片後面的rouille,其實是凸面的,像是一小小顆的魚卵一樣,我一開始以為是蟲卵,查了一下,原來是黴菌的一種:
會經常澆些水,也是前陣子大熱天時,我有時忽略了,有一次忽略的比較多天,玫瑰整個缺水,嚇壞我了,但馬上補水後,就全部恢復了。
缺水的玫瑰花:
今年的茉莉開得很好,花開花謝的頻率相當高,每天陽台地上十來朵的茉莉飛落,卻不影響整體的視覺,因為花開的速度也相當快。
第一年種茉莉時,正值花季,但開花了了無幾,好不容易長出來的小花,不到兩天就謝了,然而新的花苞卻遲遲不開,隔年,花苞更是少得可憐,整個花季似乎只有不到20-30朵小花。
查了資料得知,茉莉需要逼根才會開得好,我們當時換盆整整是加了一倍多的土,果然,根系終於在快兩年後長好長滿吧。
而茉莉的花香到了晚上特別顯著,暗香浮動的情調終於在將近兩年後等到了,也因為這個為期不短也不算長的等待,我和茉莉的情感連結更加深刻,看著白色的小花們此起彼落的綻放,心裡有種踏實的開心,如果要確切的形容,應該是想謝謝它們的信任:信任我能夠把它們照顧得好。
上回在書中讀到離米蘭不遠的佳達湖(Lago di Garda) 的檸檬種植,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年,現在的佳達湖還可以看到如圖下的溫室建築。
寒冷的冬天會用蓆子遮蔽起來擋住寒風,並在最冷的夜裡,小心地在溫室裏頭生起火。
每顆檸檬樹一年大約可結六百顆果實,並可以持續結果超過一個世紀。
以下的影片,可以看到佳達湖的湖光山色和結食累累的檸檬美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1RZSshaZY
另外,我在WIKI讀到這個有趣的資訊:
1979年,米蘭大學教授Cesare Sirtori在為一個鐵路工人做檢查時發現雖然他常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但其血管異常暢通,繼而發現他身上帶有載體蛋白A-1 Milano。該蛋白質來自遺傳。其後Sirtori發現世上有38個人都擁有這個基因,他們的共同祖先是一對18世紀居住在Limone鎮的夫婦。
這會是跟吃了很多檸檬有關係嗎?
參考書目: “一切取決於晚餐” (Much Depends on D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