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住日本的朋友告訴我她日檢一級考過了,原本心裡只記住三月寄發成績單,被她提醒才知道線上成績已經公開,查了一下,我去年12月在巴黎考的日文二級考過了。
選擇一種說法來安身立命
有一次和法國老公一同坐在大餐桌前各自看著電腦閱讀或工作,我刻意把雙手放在背後,像”稍息”那樣,跟他說”我小時候在學校上課時,是這樣被要求聽課的。”我老公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光看我,好像我才自一個極權世界一樣…
我已經和現在的義務教育脫節了,也許現在台灣上課的風氣非常的開放,學生們自由發表想法,但我的教育成長過程中,應該是到了大學才稍稍感受到”鼓勵學生發表想法”的氛圍。
但真正感受到自己”很主動的思考反思”,包括看任何書、任何媒體資訊,帶著主動性閱讀卻是這近一兩年的事情。現在蠻常看了某本書,設想帶入另一本書觀點,可以激盪出甚麼樣的對話? 對於書中所舉證的、參考資料來源,也會選擇性的進一步詳查。
有些時候,我在兩本截然不同種類的書籍中,發現其中一本”更進一步解釋了”另一本的觀點。
閱讀Daniel Kahneman (得了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所寫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文翻成快思慢想)時,包括他在TED TALK”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2010)”有好幾度,我總是跑出來些其他的”說法”。
我對他TED TALK裏頭一個問題感到最印象深刻: 如果我們下一個旅行完成後,旅行中的照片和你對於這段旅行的記憶都全部消失,你還會選擇這趟旅行嗎? (他問完這個問題時,我心想,那些老是說要”享受當下”的人,遇到這樣極端的問題,還是會選擇”享受當下”嗎? )
關於Daniel所提出的論點: 我們人分為Remembering self (回憶的自己)和 Experience self (體驗的自己) ,而大家對於回憶的自己特別重視,而”回憶”的形塑卻也常受到以下兩點的影響:
1. Peak-end rule: 我們很容易只記住”至極”的感受: 最痛苦、最開心,尤其這些感受發生在某段期間的最後。
2. Duration neglect: 回憶的同時,我們常忽略了”客觀”的歷時。尤其當快樂的時光也許是痛苦時光的十倍長,我們卻給予兩者同等重視。
這讓我想到,在Elizebeth Gilbert(寫了”享受吧,一個人去旅行”的作者),曾在書中提到,逃離了越戰,搭上遠渡跨海前往美國的小船的越南女生,當她被心理輔導時,所訴苦的卻是”在船上認識的男生竟劈腿另一個女生”的苦惱,並不是她所經歷過數年的慘絕人寰的戰爭和逃難。
我也想到了在國中時看過一本”當和尚遇到鑽石: 一個佛學博Geshe Michael Roach如何在商場上實踐佛法”,裏頭提到了金剛經的”內心銘記”,透過冥想來為自己的人生做下印記,加入Daniel的科學驗證和詮釋,如何為人生下註解? 就是在訓練自己的心志,避免Daniel 所提出的兩種人性( 只記住至極和事件最後,忘了客觀的歷時)。
很多人覺得佛家說的”萬物皆空”,指的是人生到頭來都是場空,但其實佛家的空性:我們身處的萬物,並沒有絕對實像,都是因人而異的觀看角度而存在的”虛面”。我總覺得對於這種”說法”很難心領神會的人,或許可以用Daniel的科學詮釋。
我也想到了荀子的說法: 積習成性、積性成命。 如果我們知道我們對於自己真實人生經歷過甚麼,如此偏頗(和偏激),那麼,我們就要靠著自我思考反省的方式,來改變積習和慣性(例如不加思考的惰性),當我們看待自己的過往人生有著較為”全面客觀”的角度,對於現在的自己如何做,未來的期許又是如何,就有了截然的”自我印記”,而這也就形塑了我們的命運,不是嗎?
而陳昭英的”荀子的美學”中提到了” 荀子對於人心的認識和作用,有著精微分析“。怎樣的分析? 或許Daniel的架構和實驗依據,給了我科學方面的解讀。
認知神經科學怎麼看呢?我聽了Lisa Feldman Barrett的TED TALK: You aren’t at the mercy of your emotions (中文版:你並非受情緒所擺佈──是你的大腦創造了你的情緒)
我們的大腦不斷地在揣測:揣測我們認知的世界也揣測別人的情緒,面對一個未知的事物,我們大腦問的不是"這是甚麼?"而是"根據我們的經驗,這像甚麼?"至於情緒,Lisa其實想告訴我們,我們並不是"情緒"的被動受害者,我們(的大腦)是自導自演的情緒產生者。
這樣的運作觀察就很有趣了,這讓我想到我們台灣所缺乏的哲學課(在法國義務教育中,這是他們"聯考"也會考的一個學科之一,文理科都是必修,但有深淺的程度差別),的哲學辯論:例如"快樂如何定義?""為什麼我們會生氣失望?"的哲學辯論,我們的大腦沒有受訓過關於這方面的"這是甚麼?",當我們試著去逼大腦去想"這是甚麼?"而不是下意識的讓大腦快速的揣測出一個"類似樣貌"(大腦是想省工的,能夠不要費腦力,大腦是不想去想複雜的事情)這輕易的揣測就決定於我們的個性和思考慣性(咦?怎麼回到了荀子積性成命)。
對於人性、待人處事這方面,心理學的觀點也好、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也好、宗教的觀點也好。我越來越體會到,他們都在詮釋著我們或多或少有過的體察,輕重深淺的差別而已,同一個現象怎麼去看,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一個說法,然後安身立命。
反精英的全球浪潮
今年開始,我為自己訂的其中一個目標是”每天都聽一些地理政治的新聞時事評論”,利用做家事的時間,戴上藍芽耳機,我發現,我一禮拜下來,聽了不少這方面的評論講解。
從中美貿易戰、美國的shutdown以”儲備經費”築邊境高牆、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台灣總統正式官方表態”一國兩制的不是共識”….等等,我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比現在更覺得”要好好念國際政治”(這麼說雖然有些慚愧,畢竟自己是相關科系的背景…)。
今天聽了一個關於世界各地崛起的”民粹主義”(甚至是所謂的極右派): 巴西、義大利、匈牙利、美國,這些偏右派,抑或是極右派的掌權都打著”人民受不了了更甚者,我們要反對這些菁英的專享利益,關於”反菁英”,法國這邊就以前所未見的”拖延戰”黃背心運動來詮釋。
四歲說八國語言的可能性
“在多國語言中長大的小孩,如何學習語言”一直是我蠻好奇,很多人說,就算是多語的家庭,也只會有一個語言是母語。也有聽說,多與家庭的小孩,通常開口說話的年紀比較晚些(因為同時多語的學習會搞混)。
但這些說法,其實都是臆測。
影片中的俄國小女生Bella,才四歲,卻能把八國語言說得很道地(俄語、英語、德語、法語、阿拉伯語、中文、義大利文、西班牙語)。
數理的思考邏輯 Eugenia Cheng “The Art of Logic”
最近幾個月,關於數理的思考邏輯,”蠻有緣分”地進入到我的學習範疇中,先是被動地好友提及到,她覺得我應該可以是數學很好的人,我第一個反應是跟她說,怎麼可能!! 我數字觀念很不靈活而且以前數學成績真的很不好看。
後來她借了看一本書,是永野裕之所寫的,中文書名是: 喚醒你與生俱來的數學力,他的思考原則有以下幾點:
※ 透過「歸納整理」導出事物背後的隱藏訊息
※ 培養「順序概念」,讓決策和證明遵從邏輯、萬無一失
※ 熟悉「等價/因果轉換」提升說服力、做出準確決定
※ 以「抽象化」看穿事物共通的本質、將複雜現實簡化成單純模式
※ 透過舉例、譬喻等方法將想法、訊息「具象化」,讓傳達不失真、說服力大幅上升
※ 懂得「逆向思考」,以多元視角觀看事物,避開不必要的麻煩,發現解答就近在眼前。
看完這本書後,一方面覺得自己受到些肯定,因為,我的確會使用上述所列舉的原則來檢視自己的思考途徑和論述;另一方面,總覺得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可能礙於這本書屬於入門書,所有的思考原則都花比較多的篇幅來解釋,而舉例應用上就少之又少。
雖然我沒有接續著主動閱讀更多的數理思考,但我想,我下意識為自己”多裝上”了一個數理思考的天線,也因此,在每天海量的資訊洪流中,我抓到幾次相關討論的真知灼見:
在林修先生節目中曾邀請50位東大女學生,林修老師提到了”數學”是學科中最為重要的東西 (所提及到的重點會融入下頭的論述中)。
上個禮拜,我在RFI廣播節目聽到了“如何愛上數學?”,會有這樣的討論,主要是因為法國學生在這近15年的數學能力不斷衰退,根據2015國際數理競爭力調查TIMSS 2015, 法國9-10歲的學生數理表現是歐盟中最差的。
RFI的數理相關的討論中,每個都非常有趣: 例如,有本書專門探討世界各地產生數數理的概念、 抑或是: 數理和金融的討論…. 每個主題討論大概是一小時的廣播,我會在這一兩周內全數聽完。
但今天,我特別想寫的是google talk中,Eugenia Cheng的”The Art of Logic”,看完這個長達51分鐘的演說,真是令人為之一亮的邏輯思考學習。
觀看途中有好幾度,我自問自己”平常聽聞到實事新聞,是有在思考嗎?”或者是”我的思考途徑簡直是一團糨糊,亂七八糟啊!”
就舉才在台灣公投完的同性婚姻議題,Eugenia舉了一個很經典的例子,純粹就是用邏輯思考來檢視,反擊地輕鬆漂亮。
Eugenia希望大家能夠透過對數理邏輯的了解和應用,讓溝通討論更有效率。(How could we have a more productive conversation?)
例如,Eugenia 用了binary operation來說明”簡化”(統籌出共通的本質):
一張是”簡化”版的,我們只看的到地鐵線怎麼連接。
另一張則是結合了地理概念,有了方向性;也有地理資訊。
例如”白人、有錢、男性的優勢論”這個來猜解,我們可以做出一個正方形的立面體 (進一步解說,請看下列影片)。
潮濕是大敵!-綠之鈴 senecio rowleyanus
第一眼看到這個多肉植物,真的好喜歡! 一串串的珠子看起來既可愛又優雅。
但我總共買了兩次,最後都陣亡了。正打了”陣亡”兩個字時,現在算比較”有點園藝的敏感度”,就回想著,到底是枯死還是爛掉? 畢竟兩個形式的陣亡分別代表著截然的”澆水量”。
島本美由紀-為了夫妻能好整以暇地生活,能夠輕鬆料理是最重要的
在整理(去蕪存菁)日本雜誌和剪輯下來的食譜中,看到了這篇”為了夫妻能好整以暇地生活,能夠輕鬆料理是最重要的”,島本美由紀所寫的這句話,真的讓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想法也一直是我時常涉略、落實更有效率的料理家事的動機。
新年的新期許
儘管每到新的一年,就不免俗的想列些新目標,還有回顧檢討去年列的目標達成率,但我”真正”在內心做的”新期許”,其實只有一個項目,一個精神態度上的: 某一年可能是”謹言慎行”、或是”對大自然的觀察力”、或單純只是”擁有自己的觀點”、抑或是”在日常中修行”, 決定了後,就在這一年內時時提醒自己。
上個禮拜在Neflix上又重新看了一次【Intern】,女主角Jules的創業家特質還是很吸引人: 擁有啟發別人的真誠熱情、很有主見想法,但在小事上,如果對方的做法有理,她能輕易地為自己的堅持己見而道歉,無論對方是甚麼身分。
但讓我細細觀察的,還是老先生Ben的待人處事,第一次看沒特別注意,但這次我發現他無論是看到誰,在很多並不需要”特地”自我介紹的場合,他都會很慎重其事,但表現大方自在的”自我介紹”。我覺得這點好棒,一來讓人感到備受尊敬,一來我們也對於主動前來自我介紹的他,印象深刻,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好感的。
他的”自我介紹”總是視情況而”裁剪合宜”,面試用的長篇”自我介紹”,篇幅長,又是要面對鏡頭自言自語,他的表現還是落落大方、真摯感人。其他數不盡的場合,他都為我上了一課”自我介紹的重要性”。
當Ben第一天進公司,被帶著介紹給公司成員,儘管已經被”介紹”過了,例如”這位是新進的實習生Ben”,與其只是回應著、和對方打聲簡短的招呼(我就是這種…),Ben的做法還是自己真誠地簡短的在自我介紹”,並和對方握手。
我對於以下兩幕印象特別深刻:
某一幕是Ben當Jules的司機,帶她到倉儲去會面後勤員工,我覺得這種場合,”只是當個代班司機的Ben,根本不需要”大費周章”的和倉儲的人自我介紹一番(總覺得就打個招呼就好),但他依舊是對著別開生面的人,真誠的自我介紹和對方問好,對方回應說’如果有甚麼事情要麻煩,隨時跟我說。”之類的。
另一幕是他在公司窗台發現樓下Jules的專用司機,似乎拿著小罐子喝酒,他下了樓走向了這位司機,同樣地,也是先介紹了自己,再用委婉堅定的語氣,告訴他”他可能不太適合開車,就由他來代替”。我想,大多數的人,大概也沒考慮到”他到底認不認識我”,就直接跟司機說,”你喝了酒不能開車”,然後可能對方就會說”你是哪位啊?”。
我想,就這一點, 透過”看重每個別開生面的人”,真誠簡短的自我介紹,無論是正式場合的握手,或是非正式場合,只是真誠地看著對方的眼睛,真誠地微笑並自我介紹,這是我2019年想要不斷提醒自己要身體力行的自我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