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物收納的要領心得

昨天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大約六七個小時的時間,沒吃午餐,收納了起居室的雜物。晚餐後,也花了近兩個小時,把看診文件,水藍色三格小抽屜裏頭的雜物,細細的分類整理。

整理完後,其實室內整理外觀,沒有甚麼改變,也會有一種”忙了一個下午,怎麼只有這樣?”的感覺。但收雜物最累人的,就是要一一檢視每一樣東西的種類、使用時機、考慮拿取機能性。也因為東西種類繁複,全部都倒出來後,歸納整理(同時要預先優化收納空間)。
東西真的是五花八門,包括電子產品類(USB線、備用電池、轉接插頭、有線電話、手機充電器)、旅行會用到的(抗噪耳機、眼罩、耳塞、口罩、旅行用多用途充電插頭)、燈泡、夾燈、不常用的相機周邊,另外,電視機下方的兩格抽屜,一格放置藥物,而另一格是雜物類。而房間的兩個藍色收納格,則是個人文件類。

 

我先歸納整理雜物的要領:

  • 開始整理時,要把所有雜物全部清出來,一一的檢視每樣雜物的分類。
  • 所有收納空間全部預留出來後,考慮雜物類別和使用情境,斟酌是否增加收納空間(收納盒之類的),或是重新調整收納空間的拿取動線。
  • 善用包裝積材來作收納盒分隔。
  • 善用透明夾鏈袋分裝小物。

 收納雜物的要點,首先,記住記住,一定要把所有雜物全部清出來,擺在眼前。

把所有的收納盒都清空後,預備可使用的收納空間(這時就要考慮進去使用的情境,頻繁度和拿取方便性)。

 

我看了一下書櫃,決定把最下方放置一排文件夾的地方,抽出兩個(有兩個是比較早期買的,IKEA已經不出這一款比較牢固的了),預計把從房間清出來的藍色收納盒拿來運用,考慮的原因是,這個位子的拿取性很方便,加上老公常用的電子相關產品,放進這個大小的收納盒比較剛好。

 

藍色抽屜裏頭的東西,分別是:

 

 作出收納盒的分隔,善用包裝積材。

  

把一些包裝積材拿來當作隔層。考慮一下東西的種類和所需的面積作分隔,只需要在厚紙板上輕輕劃上一道(不能割斷)就可以摺出完美的直角。另外,厚紙板也能多少強化一下收納盒(這兩個收納盒已經用了快六年了)。
分格好的近照:USB線、備用電池、轉接插頭、手機轉接頭,就一覽無遺,而且容易拿取。
而另一個收納盒的分隔,則是原本要回收的包裝盒:
分隔好後,夾燈所需的收納空間就很節制,並多出一格,可以拿來收納備用有線電話。
至於電視下方兩格抽屜,原本是這樣(右邊那格已經先清空)
整理後(其實沒有太多創新點子,只是藥物那格,用了方形手工盒收納藥物,把一個IKEA的塑膠收納盒清出來,可以用在其他用途)主要就是清出過期的藥物,把藥物品項再歸類整理一次,而另一格,則是放置了比較會使用的東西,也有把希望能夠重新用上的東西放進來
晚上細部整理的淺藍色小收納格:
 

運用的則是"透明夾鏈袋",把所有小布隆冬的雜物,分類放進夾鏈袋中,一覽無遺,也能夠精準拿取。

收納好的樣子:
而原本的四個白色收納盒,種類簡單,就只需要分類放妥,在外頭貼上標籤即可:
原本打算把小格的收納盒補滿,但是IKEA已經不出這一款收納盒了!要不然,擺滿五個收納盒剛剛好(只是不能加上蓋子,其實這個情況下,蓋子是多餘的),後來整理後,其實目前也不需要多的收納空間了,空著也好。
運用標籤機,來註明收納盒內容,視覺上較為整齊畫一。
起居室收納好,書櫃外觀真的沒有太大變化!但真正常使用的東西,拿取都變得更順手了,收納後也一覽無遺,不需要翻箱倒櫃找東西,也不會想不起來甚麼東西到底放在哪個收納盒了。
常用的雜物已經集中在右下方的藍色收納盒(主要是上面那個常使用),其他最上方的四個白色收納盒,整理貼上標籤後,也得心應手。而我比較常使用的則是水藍色三格小抽屜,運用了透明夾鏈袋之後,就不用在一堆小雜物中,翻找需要的東西。
Shar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