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街景

這幾天和女兒都會看一本SNOW by Sam Usher的繪本,我跟女兒說,你看這個封面這樣的建築物,就會知道這個建築不是在法國喔,這非常的倫敦。

昨天午餐和老公聊到這本繪本,我們就好奇為什麼倫敦會出現這樣的建築物,抬高的一樓和露出一半的地下室,像這樣在半抬高的大門前的階梯,美式英文稱作Stoop,在北美的話是說從荷蘭移民所帶來的,因為在荷蘭低地常常有淹水的疑慮,因此會將一樓抬高。

另外還很常見的黑色鐵件圍欄(典型的Geogian 建築1714-1837)。我也覺得Sash window(上下拉的窗型還有格狀窗櫺)非常經典,這在法國幾乎沒看過(我從來沒看過這樣的窗型)。

找到一篇網誌介紹了典型的Geogian建築,地下室的用途通常是廚房,而後院還是和一樓齊平,我有看到一個解釋說其實後院是和地下室齊平,所以並非當時建築”刻意”挖出地下室,而比較事前院的道路墊高。

另一個在Quora上找到的問答則說因為倫敦黏土地形的關係,為了能夠承重多層樓的磚房,必須在地基上做補強,因此會有地下室的設置產生。

另外也有說法說黑色鐵件圍欄是受到希臘古典神殿的啟發以及像碉堡一樣的護城河概念。

意外發現Google有一個很棒的簡介: A Spotter’s Guide: The Early Georgian Townhouse。 看著看著實在很想再去倫敦走走,仔細看看這些建築細節。

金澤市區的小橋流水

元旦剛過就看到石川大地震的新聞,震驚之餘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懷念,曾經在2016年和好友一起去金澤自助旅行的回憶也點滴浮現。

那一趟的旅行也算是自己自學日文的驗收和鼓勵,曾經兩次到日本都靠著漢字的相似處按圖索驥,而這一次平片假名都不在是謎樣般的文字,也所幸看得懂日文(不會的單字再查閱),在小松的尋常居酒屋可以點菜(點菜除了牆上掛的竹片菜名,還有一張小小紙卡上面也都是日文,自己在便條紙上面寫要吃的東西,當然也必須用日文寫)。

金澤的”大”景點: 21世紀美術館、兼六園、金澤城、東屋茶街、近江市場都值得去參觀體驗,然而讓我再三回味的還是金澤市區的生活感。

令我最感到驚艷的是小橋流水的街道設計,隨處可以見的溪流,水都非常清澈見底,散步這裡時,內心一直出現這句: “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詞…

因為出於隨興的散步,而因此喜出望外的心情特別印象深刻,尤其當我們意外走到一間舊書店時,真的就像挖到寶一樣的開心。

這間舊書店叫做OYOYO,源自於創始者喜歡的小說<OYOYO島的冒險>作者小林信彥,裏頭有一架鋼琴,總覺得我可以在裏頭待個一兩個小時,但又不好意思讓好友等太久(但我還是買了不少書!)。後來在<閱讀職人帶路的日本特色書店>這本書中有介紹這間書店,真的覺得自己像中獎一樣(隨興走就可以巧遇難得的特色書店)。

書中還這樣提到:

江戶時代在長町一帶的武家屋敷遺跡有兩條灌溉用水渠道,其中之一的鞍月用水,沿岸佇立著許多咖啡廳及雜貨店,通稱為”溪流路”(せせらぎ通り)

我記得在舊書店附近沒多遠會看到這棵非常美裡的松樹,

一探究竟發現是貴船神社。

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娟娟小溪旁的店家們,幾乎都有自己的小橋,要進店前通過小橋拾級而上,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

從側面看起來,盡是綿延的小橋和階梯,十分罕見。

雖然我們去的季節是冬天,但我心想如果是炎熱的夏天來到這區,應該會也不錯,會有涓涓細流流暢的清涼感吧?

因為回台灣的飛機是晚班,因此多出了一些時間可以吃午餐和隨興走走,但時間沒有充裕到可以好好在咖啡店喝咖啡、或是好好逛逛這附近的商家,實在有些可惜,但金澤絕對是我會想再度造訪的城市,甚至因為她的小巧精緻,觀光人潮遠遠少過京都,讓我在京都和金澤二選一中,毫不猶豫地選擇金澤。

關於聖誕樹

今年老公就有預計要買一棵聖誕樹擺在家中,前兩年女兒還很小,聖誕樹對她的吸引力不大,而今年滿三歲的她,開始對聖誕樹和過節慢慢有概念了。

看著裝飾好的聖誕樹,不禁想著,長成這麼大的聖誕樹到底要多久? 查了一下,像我們家這棵高約180cm的聖誕樹,至少要10年的養成時間,十年!! 只是為了這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把聖誕樹給回收掉,還是小小的覺得可惜。

P.S. 如何回收? 通常會加買一個有慈善用途的大袋子,在專門回收dechet vert(落葉類)那天放在門口就可以了,或者各區都有專門回收的場地,回收後的聖誕樹其實也只會打碎後當作覆蓋土壤的木屑類。

法國賣的聖誕樹80%都是種在法國境內,大約有5000公頃的分佈在各省分,但集中在le Morvan (勃根地一帶) 和Franche-Comté。”聖誕樹”所種植的土地其實不適合農作(土壤過酸),種植聖誕樹還是有綠化和穩固土壤/保水層的作用,但它的種植還是免不了殺蟲劑這些地使用。儘管使用量跟10年來相比,已經是足足減少了五倍以上,但藥劑的使用還是對土穰有不可逆的傷害。(參考資料www.notre-planete.info)

法國常見的聖誕樹類型有兩種,一種是epicéa ,市佔約17%,有松樹的香氣但保存不易,大約兩周的時間,就會開始掉針葉,另一種是Normann,有高達77%的市占率。沒有甚麼香氣,但不會掉針葉(但如果室溫超過24度,兩周後也是會掉針葉)。另外外觀上,Normann的樹冠比較飽滿,Epicéa的針葉型比較瘦長。

傳統上,聖誕樹下面還需要擺上creche,也就是耶穌降臨的那個場景,耶穌寶寶要在25日那天才放上去,這類型的裝飾也很多選擇,很多是蠻傳統(老氣)的彩繪風格,今年我選擇了這個可愛類型的,小小的(很適合小朋友拿取玩耍)。

本來有考慮買這種簡約款的,但是那個耶穌寶寶到底是甚麼東西? 看起來很不可愛,另外,按照傳統有其他動物和角色,也因過度簡化而被省略。

Epicéa

其實真的聖誕樹並沒有想像中的貴,像我們這棵180cm 大概也是50歐元就可以買到,真正貴的其實是聖誕吊飾們,只是要怎麼裝飾聖誕樹、還有最重要的考量小小孩會想拿取,在選擇上還是需要多加留意,畢竟常見的聖誕吊飾常常是玻璃製的,買這種吊飾放在家中有小孩的家,簡直是為自己製造各種怒吼狂飆的小炸彈…

我覺得理想的聖誕吊飾有下面幾種類型:

1 .羊毛氈類型

這類型的裝飾今年蠻多的,Zara Home、Monoprix這些品牌都可以找到,我買到的是Monoprix出的,它是在保力龍球上滾上一圈羊毛氈,非常的輕巧,小小孩從聖誕樹拿取的時候,不太會傷害針葉(傳統金線/銀線的裝飾球,如果用扯下來的很容易連帶的針葉也一同掉下來)

2. 紙糊彩繪類型

3. 布類填充類型

這個類型其實不常見,或者是說不要太過”兒童化”的絨布類很少見,我在Monoprix home的店裡看到,只剩一個(網站上也沒有賣了),另外還有一個星星狀的,擺起來效果非常好,而且很適合小孩蹂躪(這是重點)。

4. 立體紙類

立體紙類的產品如雨後春筍一般,去年買過可摺疊收納的小聖誕樹,今年就看到各式各樣的折疊裝飾。

冷凍豆芽菜和蔥花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大量處理綠豆芽菜和青蔥分袋冷凍,作韓式涼拌豆芽菜(用黃豆芽會更道地)、拌乾麵時加一些豆芽菜、味增湯/蛋花湯/酸辣湯放些蔥花…冷凍隨時有,只要抓一把就確保”每日五蔬果中達標一種”。

然而處理冷凍蔬菜其實還是有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我曾經一開始把青蔥清洗後,直接切成蔥花放進保鮮袋冷凍,結果成品是一塊青蔥冰磚..後來知道洗完後先別急著切,先放著風乾,最好放在濾網通風,如果要更快,用專門處理食材的棉布擦拭也可以。

青蔥乾爽後再切成蔥花,在放在不銹鋼盤上平舖,平鋪相當重要,平鋪後冷凍後再拿出來,把冷凍蔥花掃到保鮮袋冷凍。不銹鋼盤也可以更加速冷凍。

豆芽菜進到我的廚房常備菜其實是個因緣際會,我從來沒看過我媽媽買豆芽菜回家煮,有次在巴黎邀請朋友來家裡一起煮一起吃,她帶了一大包豆芽菜來我家,那個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要拿這包菜做甚麼,然而豆芽菜不耐冷藏,兩三天就味道不對了,我記得我好像丟掉了一半。

後來看到台南一帶有”豆菜麵”的文章介紹,才想到可以放進乾麵啊! 試驗性質的把豆芽菜冷凍起來,發現完全不影響口感,依樣清脆。

前些天去超市買到即期豆芽菜,這個品牌的豆芽菜頭尾算是乾淨的,多次沖洗後幾乎是乾乾淨淨,不留豆莢也不留根,另一間超市賣的一公斤豆芽菜,每次買回來去頭尾都要花個一兩個小時,真的是去到我頭眼昏花,豆芽菜便宜歸便宜,但要沒頭沒尾,可是(花)功夫菜阿…

洗乾淨的豆芽菜也要放著風乾,讓它乾爽後再裝袋冷凍,盡量在保鮮袋中平鋪,放進冷凍庫也要平放,同樣的道理:爭取每根豆芽菜冷凍的表面積。

我不太確定有多少法國人會買綠豆芽回去當沙拉吃,但越南的涼拌沙拉的確可以,越南河粉也常常是上桌後才放一把豆芽菜進去斷生而已,但我覺得豆腥味還是太重,更別說直接當成沙拉吃(是不是拌了魚露,兩腥加乘,負負得正就變成鮮味?),雖然說它的維他命C相當豐富,甚至是奇異果的兩倍,但直接生吃我真的不太喜歡。

如果作成韓式涼拌豆芽,記得要用大量的滾水加鹽,我覺得川燙個3分鐘就可以了,涼拌的菜也是要確定水分瀝的很乾(所有涼拌菜的最大重點),才能拌上麻油、蒜泥、鹽。

豆芽菜放進肉燥湯麵和新加坡拉薩麵也非常搭,我覺得只要冷凍庫隨時有這兩個冷凍蔬菜,隨時都可以有亞洲菜的味道。還好目前住在買的到這兩樣食材的城市,要不然可能需要自己種了…

巴黎街上的粉紅色的香椿

久久一趟巴黎,儘管非上下班時段,還是車水馬龍的,塞車總是讓人心情厭煩,但今天開車的不是我,所以可以欣賞巴黎街景,就這樣在Place des Ternes一帶發現了幾棵粉紅色的樹! 也因為車速緩慢,所以可以仔細看到粉紅色的是葉片,而不是花,實在是太特別了。

馬上用手機搜尋,不難找到是Acacia de Chine Flamingo,中文是香椿,不太確定這種香椿是否可食用。但台灣的香椿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顏色,如果有,我應該也耳聞了,畢竟香椿這植物還蠻常見的,我依稀記得冰箱有親友送的新鮮香椿。

這粉紅色的嫩葉只有初春限定,之後葉子會轉綠,秋天會轉紅,如此繽紛多彩的樹,讓我也有點心動,想買來種在院子裡。

盧森堡公園也有這粉紅香椿的蹤跡,在一片新綠的公園,粉紅色嫩葉的香椿實在非常搶眼!

黏土層上的房子

法國這幾年常常出現的乾旱問題,除了農業上大受影響,另一個更直接的影響是房子的安危,尤其是位於黏土層上的房子,當旱季過長時,粘土層會因為缺水而壓縮,造成地層凹陷,導致上頭的房子產生裂痕,而一旦大雨來臨,黏土層又快速充水後膨脹,房子在這樣一縮一放的情況下,就有可能發生崩塌。(Retrait gonflement des argiles)

另外,如果房子周遭又有大樹的話,對於這個黏土層的收放現象也有負面的影響,畢竟一旦乾旱,大樹的根系會盡可能在土壤裡找尋水氣,因此更容易加深了乾旱時黏土層的水分的流失。

至於如何判別所處的地方土壤如何,除了看官方的研究報告外,其實也可以做個小實驗,將土壤放在手心上像玩黏土一樣揉成條狀,如果完全無法成型,那土壤就是砂質、如果成條狀時,揉細的過程中會有鬆落,那屬於limon(岩土),至於可以像黏土一樣完美成條狀還帶光滑感,那就是黏土層了。

我作了自家的土壤測試,比較接近岩土,加上看官方的資料,我們所在的位置並不是危險地帶,這下也放心了不少。

也可以取一把土放在玻璃罐中加上水靜置,看沉澱的分層比例,砂質最重會在下頭,接著上頭會是岩層,最細的就是黏土層了。

去年夏天,正當我發現後院外頭的大樹上長了一個巨大的菇類:

不到兩三天就發現有專業人士來將這棵樹給砍了,從照片的草坪可以看的出來,整個夏天乾旱的不得了,整個草坪都焦黃了。

每當有樹要因為生病的原因而被移除時,都會覺得捨不得,然而,現在當我知道緊臨房子的大樹其實在乾旱時節會造成的隱憂,就轉念覺得這樣也好,畢竟我們自家已經有棵年紀不小的櫻桃樹(因此紮的根系非常深廣,吸水量應該也不小)

不曉得為什麼砍掉的樹幹要這樣畫格紋呢?

關於法國境內的黏土層縮放危險評估可以參考以下官方連結: https://www.notre- risques/les-mouvements-de-terrain-et-les-erosions-cotieres-ressources/article/le-retrait-gonflement-des-argiles

幾乎全境沒有危險的是布列塔尼區,這也不難理解,他們靠海的區域非常大,多半是砂質土壤。然而比較嚴重的區域是西南方。

生命的終點

雖然清楚知道生命是有始有終,但在沒有真正進入老年前,除非有切身經歷;自身曾和生命終結擦身而過、大病初癒、親友的離開、抑或是未果的胎兒…我們不太可能帶著生命終究結束的視角來度日,這看起來似乎太消極了、太不入世了,我們應該想的是如何讓人生過得精采、過得有意義。

然而,這些年,我不時地提醒自己生命的終點,有意無意間,也特別被這個視角給觸動,在開始接觸股市投資時,我讀到了費雪,他其中一個兒子為他所寫的序;我讀到了Peter Lynch為何急流勇退,他想起了他早逝的爸爸。

While my mother is still pretty vital, my father isn’t the man I knew. Not at all. The man I knew is long gone…… I can’t tell how much of a curse and how much of a blessing it will be for her when he finally passes on. It is impossible to tell. The only thing I know for sur is that old age isn’t for sissies. Ken Fisher

I remembered that my father had died when he was 46 years old. You start to feel mortal when you realize you’ve already outlived your parents. You start to recognize that you’re only going to exist for a little while, whereas you’re going to be dead for a long time. Peter Lynch

今天讀到了林白夫人的女兒Reeve Lindergh 的< No more words>,憶起她高齡母親離世前最後兩年,這也讓我想到了鍾文音的<捨不得不見妳>。

自從媽媽離開後,生命終點的視角便相依相伴,過於傷心難過的時候,一想到死亡的終點,就覺得像是搭錯了火車,很慌張很想中途下車,但慢慢的,我開始體悟到這個視角就像個有智慧的長者陪在身旁,給我安定的力量,不為人事當中的小圈圈也好、約定俗成也好,感到心煩意亂;也是自己的一面明鏡,一旦自己時不時出現的僥倖心態、追求安逸不夠勤勉、不加思索的偏見、自我為中心的情緒當下,可以透過自我察覺,映照自己各種的庸人自擾。更不用說,生命終將結束的提醒,也讓我身處在每日日常,帶著感謝,所生活的一切,是容易也是不容易。

生活感的層架收納

在法國DIY輕裝修是很常見的,我想一來是木工非常貴,二來是我覺得法國人追求一種生活感的層架收納,不喜歡制式樣板的呆版設計,喜歡在空間中展現個人喜好和創造回味個人經歷體驗。

以下我截圖了兩個家庭的居家設計,兩個家庭都是有兩個以上的小孩(包括幼兒年紀),他們如何在居家展現生活感之餘(還包括非常多幼兒適宜的擺置挑戰),仍保有整潔美感。

如果你也是有許多物件,希望能夠展示出來,無論是生活用品,例如喜歡依心情和場合使用的杯碗瓢盆,抑或是旅遊各地所留下來的紀念品和生活照等等,我覺得可以在這兩個家庭的設置中,找到值得參考的原則。

壁掛式(上牆式)的層架(crémaillères)

我們常在商場看到這種上牆式的軌道層架,在台灣可能大家會覺得看起來有點廉價,但其實好好選擇和使用,這種層架式非常有彈性(隨時可以調整高度、增減層板),在視覺上也有非常高的輕盈感(因為它感覺上是懸空的),我在日本的室內空間書中,也常看到日本人使用上牆式的層架收納。

我蠻訝異這個家庭利用上牆式層架來收納餐盤類的,因為他們家還是有幼兒的生活狀態,最下面三層的東西,感覺都非常危險,雖然說小孩經過引導、加上有他自己專屬的空間玩耍,他們並不一定會去干擾和破壞,但我可能還是會避免把餐盤類全都擺放成開放空間。

開放式收納要在顏色上做極簡

顏色上的極簡,還包括選擇能納百川的顏色: 黑、白、灰、原木色、大地色系。仔細看廚房的桌面東西”非常多”,但卻不顯得雜亂,主要就是木品的顏色不外乎就是:白色、木頭色為主。另外屋主選了黑色的壁櫥。

這個家庭展現了如何恰如其分地運用黑色,來展現空間的沉穩和質感,如果整間都是白色,我覺得整體空間就變得有點無趣,例如屋主改造了原本是一牆衣櫃的空間,把它漆成全黑,門板拿掉後,做些櫃體上的變更,如此就像一個崁入式壁櫃,又或者是一整面黑色的牆、窗櫺、門板(加上門框)。

單一牆面使用深色,也會加深空間感,讓空間看起來更大、更明亮。

起居室整體是白色和原木色,然而後方有一整面黑牆展現個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客廳的桌子其實是男主人自己DIY的,感覺就是簡單的三大長段木板,底部在釘上木片接合,裝上桌腳而已,這桌腳的設計應該是法國品牌Tiptoe

桌腳的設計概念是這樣:

利用整面壁掛式層架打造書架

以下的家庭的層架空間,完美詮釋了上牆式層架的輕盈感,雖然這個空間有一個蠻難自己DIY的硬體設計,那就是整個牆面和天花板連貫的木板,但我們依然可以模仿這個層架設計,例如整面黑牆搭配黑色層架(包括黑色的鋼板)。

另外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書的擺設,不一定只能把書擺成像圖書館那樣,而是可以橫擺或者是把書的正面擺出來,像相框一樣,橫擺的雜誌類還可以當成書擋。除了書和雜誌外,相框、紀念品(像男主人還擺了一個木頭滑板)、乾燥花、植栽也都能穿插其間。

橫擺的雜誌層上面擺了男主人來自加州Malibu海灘的”救生員小木屋”紀念品。

層架下面保留給小孩使用,包括利用籐籃置放玩具或是雜物

最後我也在周末雜誌看到以下的空間,女主人的東西非常多(她是個畫家),但整體空間卻不顯得凌亂,我覺得除了整體機能空間上使用白色、大地色系,還有就是層架只用到一半,上半部則用來展示畫框,這個空間配置也蠻值得參考。

以下應該是書房,雖然整個桌面滿滿的東西,但我覺得整體還是充滿個性和設計的原因,主要還是在白色家具的定調,另外,在如此迷你的空間,就要盡量將櫃體給”隱形”,例如後面一整牆的書櫃就是要做成崁入式的,我覺得不可或缺的重點。

影片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1g7397YZNE&t=18s&ab_channel=LeroyMerl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Zq84P3GEY&t=160s&ab_channel=LeroyMerlin

盧梭的愛彌兒

前些天的在閱覽近代另類教學比較: 蒙特梭利vs.華德福時,我腦中就閃過了盧梭的愛彌兒,印象中我非常認同他對小孩的理念,大致上印象停在人本教育的精神。心裡想: 為什麼就沒有甚麼盧梭的另類學校呢?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蠻簡單的,盧梭生活的那個18世紀,要談到學前教育推廣時在太前衛了,這跟現在開始計劃去火星置產差不多(?) 曾有位哲學家說到: 兒童是生於18世紀,其實就是說在羅梭之前,沒有人真的認真地去看待兒童,18 世紀每三個兒童有一位早夭,六個兒童中就有一位遭到棄養,兒童只是一個需要”矯正”各種偏差和任性,要節制他們、要約束他們,讓他們知道怎麼當個大人(其實就算到了現今,用這樣想法看待兒童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在中古世紀的法文是沒有用來定義各年齡層的兒童,全都是外來語,例如義大利文的bambino,現在法文中用來介紹兒童: nourrisson、 adolescence…在中古世紀是沒有的,畢竟兒童在”有用”前(可以幫忙農事之類的),加上早夭比例高,根本不值得太多加關注。(出自: parle de moi philo,以下會介紹的youtube 影片)

愛彌爾一開始的這段話完全是我這兩年育兒的心態: 我們一直期許兒童長大成人,卻沒思考在成為大人前是又是如何(又或者是我們如何成為大人?) 看著自己的小孩成長,她怎麼學會手眼協調、認識世界、怎麼學習語言、怎麼去感受? 在和她的互動中,有時我總是忍不住生氣時,我也會反省,為什麼我要有這樣的反應? 這一些都是新的學習體會。

On ne connaît point l’enfance : sur les fausses idées qu’on en a, plus on va, plus on s’égare. Les plus sages s’attachent à ce qu’il importe aux hommes de savoir, sans considérer ce que les enfants sont en état d’apprendre. Ils cherchent toujours l’homme dans l’enfant, sans penser à ce qu’il est avant que d’être homme. 

除了這層比較私人/核心的學習(就是她個人成長、自信心、核心家庭的安全感),我也會希望她在社會上敬業樂群,關於與社會的關係,盧梭的愛彌兒給了更完善的敘述。 先說說這本書的結構:

愛彌兒以年齡層分為五大部分:

—自然的人—

– 零歲到2歲,自由發展肢體

2-15歲(the age of Nature): 探索自然;從手作、觀察、去理解自然

—-社會的人—-

12-15歲(the age of Power): 學習技藝、透過獲得一技之長的過程中,確定了職業,因而從中社會化

15-20歲(the puberty) : 抽象關係的學習: 愛情、宗教

成人教育: 家庭、婚姻

為什麼特別提到這本書的結構和訴求,主要是羅梭寫這本書的初衷,並不是第一個想到兒童(像我們在近代推廣兒童教育的蒙特梭利、華德福這樣,一路是以兒童教育為中心而發展),羅梭寫這本是因為他在思考人與社會的關係,而怎樣才是完善的社會時,他意識到,要教育一個社會公民,必須要從兒童開始(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近代兒童教育中看到這個連結,另一個沒有提過的另類教育學校,像Reggio Emilia就可以看到這個公民意識的培養(像小組討論、teamwork、民主、社會正義這些),其實我覺得蠻值得參考的。

盧梭將人從兒童長大成人,分為兩個狀態: 一個最初(但一生都該保有的)屬於自然的人,而這階段的教育就像是人本教育(也就是我們在各另類學前教育都提倡,但各有不同的加重權衡: 音樂、認識探索大自然等等),一個是社會的人,就是開始學習一技之長、適應社會中的約定俗成、政治公民等等。

第一個狀態屬於自然的人,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盧梭除了愛好音樂之外、也非常喜歡植物,我有買過下列這本書: 關於園藝的書信。植物學在18世紀那左右,不但是屬於貴族菁英階級的”愛好”,能找到的書也大多是給有相當涉略的大人,而這本書其實是盧梭寫給一個小孩的書信,在往來的書信中他用親切的口吻介紹了植物園藝,讀起來相當親切。

另外,我也想到了達文西的童年,完全就是盧梭所敘述和訴求的: vivre pleinement l’enfanct、homme de la Nature、enfance de l’humanite。

在找愛彌兒的資料時看到了這個法國youtuber<parle moi de philo>,她的影片中都用非常簡潔易懂(又有點好笑)的方式介紹哲學,而如此巧的是,盧梭就是她最喜歡的哲學家 :

真正的自由和社會契約論

讓我開始真正思考自由的意涵。其實是我曾經做過一個法文練習,要找出反義字,而練習題中自由的反義字是依賴。沒有受過甚麼哲學教育的我,不加思索覺得自由就是隨心所欲,因此私領域你可以隨心所欲(例如在家),至於公領域、在政治社會上的自由意義到底是甚麼,我從來沒想過。

盧梭深信人是生而美好的,是有同理心、關懷弱勢、愛好自然的,然而是社會中的惡: 奴性、專制獨裁、虛偽、算計汙染了人的天性(在他屬於自然那個狀態的人,是沒有這些社會之惡),為了避免這些社會之惡,我們需要制定社會契約(但這契約必須是由人民,為了保有他們原本的自由,也就是那個自然狀態下的自由,大家都有這樣的動機和共識下而共同制定)

提過社會契約論的哲學家中: Hobbs、Locks、Rousseau,而羅梭的觀點是最接近現在的民主,他把社會契約看成: 如何在人們公同制定的社會契約中,人們還是自由的。

參考有趣的簡介: 《哲學叩應》:霍布斯、洛克、盧梭談「我們究竟需要國家做什麼?」

羅梭的自由,不但其實意味著不受奴役、不受擺布、是一種獨立自主的力量體現,更意涵了一個與人和自然共處的和諧自然的理想世界(而且是順應天性就會如此的世界)。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可以說是法國大革命的藍圖(註釋),包括大家都很熟悉法國的精神,那就是: 自由、平等、博愛,都能看到盧梭的精神。

註釋: “Rousseau a nourri toutes les révolutions”

<盧梭的兒子>

寫出這樣溫暖和煦的愛彌兒,自己卻棄養了五個小孩,歷史記載這樣一段: 盧梭,不顧妻子的意願,讓助產士把剛出生才兩天的寶寶送到孤兒院… 我想大部分的人,一定會覺得他偽善、沒資格寫這樣的書。加上看了些<盧梭的兒子>這本小說評論中提到了時空背景: 在18世紀那個年代,被拋棄在孤兒院的嬰兒,多半都活不到一年。

說真的,自己有小孩的人,是很難不去用自己經歷過的去想像,甚至在想像那個可憐的嬰兒就是自己小孩,在當時需要人呵護的模樣,一這樣想就覺得盧梭實在太壞了,寫下人性是美好的人,真的覺得自己如此做,應證了人性是美好的信念嘛!?

這本小說或許把許多為人母的個人想像(擔憂憤怒),更拉近當時的時空背景,同時交錯了羅梭曾寫下的思想言論。作者Isabelle Marsay並不是出於批評羅梭的角度而寫,小說中給了羅梭的大兒子名字Baptiste,收養他的家庭雖然生活辛苦,但也對他視如己出。(如果真是如此,或許也不差,因為盧梭在世時,其實過的窮困潦倒,作品還被禁,甚至被逐出法國)

我覺得她寫了這本小說,讓我認識到文學的美好,透過文學去描繪出一個時空,讓我們身歷其境,也許也給我們慰藉,隨著想像這棄養的小孩最後並沒有太悲慘的遭遇,心裡也較不難受,儘管真實如何,我們也無從得知…此外,文學描繪了非黑即白這兩極端的灰色空間,該說盧梭在光明的科學時代(18世紀), 私生活是黑暗面? 還是可以用文學的視角將之視為有很多探討的灰色空間,如此一來讓我們更去認識身為人:我們的人性、我們的情感、我們的選擇或是被迫選擇。

另外以下這個法國蠻有名的歷史考究學者 (主持了蠻多關於法國歷史、闔家歡迎的節目)他在這段廣播中提到了盧梭在十多歲時,他的父親也將他交給作刻畫的師傅做學徒,但他後來逃到了一個富裕且受教育的Madame de Warens,受她的保護和教養,也在此愛上了閱讀、學習。–>我在想,他的棄養五個小孩,除了在那個時空背景是很司空見慣,他自己後來的際遇,可能也覺得待在原生家庭也未必是最好的?

要說他是表裡不一的渣男? 他妻子怎麼看他呢:

在他妻子眼裡,盧梭和其他人不一樣(他妻子是個出身卑微,在一間旅社幫傭,所有人都對她輕視不友善,而盧梭看她的眼神總是真摯溫和,也非常尊重她,但盧梭在跟她在一起就跟對她說: 我會對妳不離不棄,但我這輩子都不會和妳結婚…(但後來還是有結成連理)。

我想盧梭如果活在我們這個可以避孕的世代,就可以不用這樣棄養五個寶寶(他覺得自己真的無法養育小孩,而且有小孩的生活,就無法讓他可以自由地思考寫作..),而且也可以用伴侶關係、而非婚姻關係和當時的妻子同居,不會受到社會抵制(當他逃亡回瑞士,被村里的人知道他們是非婚關係,還半夜朝村民丟石頭,差點就在睡夢中不是見周公而是閻羅王。

雖然知道這種穿越時空的假設沒甚麼意義,但我想說的是,我們或許可以先反身自省,當今一個有選擇的權利的社會:選擇是否有育兒計畫、可以避孕、可以墮胎、可以合法同居,這些”社會規範”背後,是有許多人的努力去推動或是改善了醫療、科技。我們並不是比較開明、或是比較”有責任感”,或許只是純粹一個順風車來到一個有幸可以選擇的社會環境,因此不用掙扎於人生理想或是做個負責的人兩者之間。

蒙特梭利和華德福的起源和初衷

前幾天和朋友聊到蒙特梭利的教學理念,她和我提到有認識的朋友在經營華德福教育,她搞不清楚兩者到底有甚麼差異,這讓我想到我之前剛好看到一個影片,是一位在家落實蒙特梭利的美國媽媽所簡介的比較。

隨手好奇延伸看了一些資料,覺得要先來寫個心得,不然會越看越多,沒有收斂。我對華德福其實不熟悉,幾乎是看了影片時才知道有這個學派,對於蒙特梭利倒是比較有涉略,育兒這兩年多來,我很感謝有這樣的指引,把小孩當成一個”全人”來觀察,重視小孩的自主學習和專注力培養,選擇玩具時能屏除行銷術語,從手眼協調和感官刺激的本質上選擇玩具,也能在生活用品上”發現”玩具。

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兩者比較,蒙特梭利強調小孩的自主學習還有手眼協調,華德福則是強調想像力的培養,前者會有家務學習(因為強調自主獨立;生活作息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有人說蒙特梭利沒有pretend game(例如扮家家酒),但他們有oberservation tour讓小孩站在tour上,以方便使用到流理台,和大人一起參與廚房準備工作; 而華德福則是不強調數理或是閱讀,七歲前就是天馬行空就對了,有音樂、有帶動唱跳、有故事、也有很多手作創意。

蒙特梭利的起源來自Maria Montessori,這位在19世紀末義大利當時少數的女性醫生,更是選擇進入心理學的醫生(唯一女性),為何來自義大利,但蒙特梭利的學派卻主要從美國流行,主要是因為蒙特梭利的學校在墨索里尼時期被利用來從學制裡落實政治意識形態教育(墨索里尼本身也是教師出身的),當Maria意識到這樣的操作後,便決心離開義大利來到美國,隨著她離開,義大利境內就完全抹滅到她的教學理念精神。

Maria當時在羅馬的貧民區成立了一所幼兒園,她用著理科的觀察實驗精神,有系統的改革了學前教育中許多偏見和忽視,原本許多被認為是發展落後或是智力有問題的小孩,都透過了她所設計的手眼協調玩具和各種加強肢體發展的遊戲,最後都能發展成和一般小孩無異。關於這樣的初衷和起源,我真的很欣賞蒙特梭利的精神,因為她的體察和落實,讓這群原本如同動物圈養般的小孩–被剝奪了求知和探索世界的機會(真的是關起來,每天發呆,無所事事、非常可憐),因而一輩子受到忽視和歧視–能夠得到協助。這就是蒙特梭利的初衷: 在孩童”求知、渴求探索和獨立自由的本能”上給他們一臂之力。

而華德福學校其實一開始是 Rudolf Steiner 受託於一間位在斯圖加特,名為Waldorf 的雪茄工廠,為員工小孩們所成立的幼兒園。另外一提的是,其實這樣由企業成立給員工的幼兒園在20世紀上半葉,也不是只有Waldorf而已,法國也有這樣給員工小孩的幼兒園,但是沒有發展成華德福體系。

無論是蒙特梭利或是華德福最後發展成一個完整的另類學前教育體系,其實都有地利人和的有心推動(例如蒙特梭利的獨子和其孫子後來也是推動蒙特梭利的一員),之所以會在現今看來是菁英教育,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教學理念都需要教師非常高的個人關注,無法照本宣科或是大量複製,因為非常強調小孩的自主性和適性發展(如果加上華德福”靈性、藝術性”的發展),師資的培訓上門檻也會比較高。更不用提到當這兩個學系在發展擴大時,學前教育還是一個尚未成熟的理念,當時能夠注重到學前教育和願意花錢投資的,也通常是收入較高的階級。

我寫這篇絕對不可能是公平的比較,因為資訊實在太不對稱了(也就是我對華德福的涉略少),加上我讀到Rudolf Steiner對於種族有一種階級高下的理念: 白人是會思考intellectual class,而黑人則是”活在當下”(只會受慾望所控制之類的”),每個族群就該生活在他們”原本”的地方,在歐洲的黑人是個惱人的存在。

儘管不能以言廢人,但我對於這種有階級高下或是優越感的知識體系是反感的,沒有比這樣的知識論更容易成為迫害和操控的工具。儘管華德福強調的靈性發展,甚至輪迴等等,我覺得對於有佛教背景的我們,是不難理解,但一旦有心人操作,也很容易走偏成為邪教吧…

但我還是覺得華德福在身心靈和著重想像創意,還有強調音樂律動這些,非常可取,的確需要多多陶冶這方面(我說我自己…)

一些參考資料(沒全部列出來):

https://www.bbc.com/news/education-28646118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19/parenting/waldorf-school.html

https://oumaya45.fr/la-pedagogie-montessori-est-elle-reservee-a-une-elite/

法式的海鮮白酒奶醬食譜

不同於台灣,海鮮料理多半是料酒清炒,法式中蠻常用白醬類去呈現。這或許也有區域差異,地中海一帶海鮮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清炒清湯類也蠻常出現,然而往北走,其實海味多半是冬天的豐收。

例如生蠔來說,用法國的俚語來記,有”R”的月份,十一月到隔年四月(由來可以看以下影片介紹)。而淡菜,有個說法是月份bre結尾的,也就是九月到十二月。

冬天冷颼颼的季節,吃著奶醬味的海鮮類或許就可以理解了。海鮮白醬類當中,可以是純粹奶油白醬(布列塔尼式 a la bretonne) 或者是加入白酒類: Sancerre、Sauternes甜白酒(利口酒)、或者餐前酒精類的Noilly Prat..等等皆可。

這類型白酒奶醬作法通常會是用奶油把切碎的洋蔥丁或是紅蔥頭丁(越細碎越好)文火炒香、灑點麵粉(以增加醬汁稠度): 加入高湯會更濃郁,接著加入白酒煮滾,最後再加入鮮奶油後,要開到微火煮至微滾,切記鮮奶油不要久煮和大滾,法式料理是相當溫柔的料理,尤其對我們習慣大油快炒的民族,要特別學習的中小火烹煮技法。

另外有一種作法,我覺得很像濃郁的海鮮濃湯 Navarin de la mer:(醬汁有加入顆蛋黃混入鮮奶油,因此顏色較為淡黃),連結網頁還有一個表格,可以依照人數顯示個食材的比例。我找的這個食譜是沒有放白酒的,但一樣可以添加。

做法簡單來說就是在用奶油炒香洋蔥丁時,加入想加的蔬菜炒到香軟(蔬菜水分很多,所以要先炒到水份蒸發),食譜中加入的是節瓜、蕪菁、馬鈴薯、紅蘿蔔,加入高湯,大約炒個15分鐘;接著放入海鮮(魚塊、蝦仁、干貝),中小火煮10分鐘後,先取出海鮮類,接著在鍋中放入拌入一顆蛋黃的鮮奶油,文火煮,攪拌直到醬汁濃稠,再把海鮮倒回去,攪拌煮個兩分鐘,融合一下味道就可以裝盤。

其實這個Navarin de la mer,我自己煮的時候會稀釋成很多湯(就是加很多鮮奶油,或者怕熱量太高,可以用鮮奶替代,但如果是後者,那在奶油炒蔬菜時要加點麵粉,才能讓湯汁濃稠)

法國今年冬天干貝大產,而干貝在法國節日蠻常用帶殼的方式呈現,常見焗烤版本是不用另外加起司焗烤,純粹是奶醬灑點麵包粉焗烤的效果。

一樣是上述的白酒奶醬先準備好,烤箱預熱180度,干貝放進干貝殼中、加入預先炒過的蘑菇片(可省略)、淋上白酒奶醬,盡量放在上層烤10分鐘,海鮮類的東西盡量要快火煮(10分鐘內),它特殊的蛋白質鏈結久煮容易像橡膠皮較不美味了。

玄關的設計和收納

這幾年我一直對玄關設計和收納特別注意,以前在台灣所接觸到的公寓類型,玄關通常只有作到鞋櫃,更不用提早期舊公寓,鞋櫃可能只是在門口、樓梯間的簡易設置。

然而,我覺得在歐美,配置給玄關的空間就大了許多,我在想是不是氣候也是一個很大因素,因為歐美天冷或是下雪的時間比較多,玄關需要吊掛大衣的空間,另外玄關也提供一個緩衝空間,不然每次大門一開,外頭冷風就直接灌進室內大廳。

另外,在歐美居家設計中,玄關其實是一個進門迎賓很重要的空間,玄關是展現主人生活風格的定調宣言,在Joanna Gaines的書 HOME BODY中,有這麼一張玄關的照片,如此之大已經不能說是方寸了,但可以看出在歐美獨棟獨院的居家設置,玄關絕對不只是一個進門放鞋的過道空間,而是一個很重要的空間配置。

而即使是一般公寓的小玄關,也能專注在一面牆的設計來展現風格,例如下圖利用大賣場就有在賣的木條貼出幾何圖形,然後在漆成卡其綠色,並利用鏡子來畫龍點睛。

除了展現風格,我更覺得玄關最好要有強大的收納功能,以下是一個日本的設計,將玄關設置兩個進入室內的入口,一個是隱藏式過道式開放收納空間,另一個則是簡約正式(適合給客人登堂入室的玄關),這個設計實在太棒了!

在台灣,因為裝修成本比起歐洲來的划算許多,所以總是可以大量的客製木作,然而像這個日本開放層架式收納,完全是稍有木工DIY經驗的人就可以複製,另外不多作門板,我覺得更符合軒關穿脫的衣鞋(需要透氣通風),因為是一個”隱藏式的過道空間”,也不用太在意開放層架是否擺得美觀,牆面那側還用了洞洞板,提高使用的彈性。

在法國類似簡易的玄關設計,還包括用窗簾遮蔽的:

看起來非常簡單,似乎也是用一般IKEA的櫃子,加上一桿衣桿,因為樓層夠高,上方也可以收納不常用的(例如行李箱):

如果是開門見廳的公寓,完全沒有玄關設置,或許也可以考慮這種方式,但完全開放式的擺法,就要稍微極簡一下擺置的衣物了。

法國的售屋前輕裝修Home staging

法國有一個蠻受歡迎的節目是由房仲起家,建立起自己的房仲聯鎖網的Stephane Plaza所主持的,協助法國民眾賣自己的房子« Maison à vendre » ,有另一個節目是找房子/公寓 , 我今天想分享的是賣房子這一個。

不同於台灣房屋市場,中古屋交易通常買主都很接受屋況不怎麼樣,反正買回來花一筆錢請設計師裝修,在法國,中古屋出售前,為了賣到好價錢,通常都會好好整修一番,這個過程,法國人直接用了英文的外來語home staging來解釋。

« Maison à vendre » 節目中,會請兩位固定班底的室內建築師分別負責一個房子的售前輕裝修,為什麼說輕裝修呢? 因為委託人通常都是因為資金需求而需要販售自有的房子,也因此預算是相當有限,在法國,售前輕裝修的費用大概是抓房子預計出售1-2% 。

我特別喜歡其中一位 Sophie 的風格,我覺得她的改造,即使在預算有限下,也是比較有質感的。

Staphane 和Sophie正在和屋主介紹空間規劃圖

後來Sophie搬到馬賽,還和先生開了一間很大間的選品店,因此這個節目的固定班底設計師也就換了一個。

而Sophie在馬賽的家風格如何呢? 以下的影片就是Sophie自己介紹在馬賽的家:

看了這麼多集下來,我大概抓到幾個設計師在構想上的思路架構

  1. 格局動線的一覽規劃
    • 在輕裝修時先對房屋的格局有個一覽,並且留意房屋的最佳賣點,還有最大的缺點。 定義出最佳賣點就盡可能地將它大作文章,致命缺點就要花錢去改正,不能妥協(例如壁癌或是奇怪的樓梯配置)
    • 空間的格局動線一定要先構想好,好賣的房子,在法國通常意味著: 明亮的採光,起居室空間開闊、主臥的設置大小、房型數要夠,對外空間 (陽台或是庭院)。
    • 機能上,浴室和廚房也是重點,為了賣房準備,而將殘破不堪的廚房壁櫥或流理台換掉,在法國是很常見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小的花費(壁櫥可以貼皮,流理台入門款視大小,可能100-200歐即可),但帶來的效益卻很大。

2. 視覺的主軸線(fil conducteur)

例如設計師決定使用格柵牆當作視覺主軸,那麼在各個空間就可以看到格柵前的延伸和暗示。這幾年法國很常見的工業風鐵劍門或窗,就常會是一個主軸線。抑或是一個色系,例如藍色系的延伸漸層,就會發展4在房間的牆面或是軟件配置。

3. 整體性,也就是設計元素的呼應。

因為預算的考量,通常設計師會先檢視房子本身既有的家具或是裝修,盡量保留,以避免過大的裝修成本。有時候設計師會因為看上了廚房顏色特別的壁磚,而決定讓房子的裝修風格設定在某個復古的年代,這時在她的mood board上就會去找這個年代的經典元素和配色來規畫空間。

4. 空間定義明確,例如常被忽略的玄關,即使是一個”開門見廳”的格局,沒有玄關設置,也可以利用地板上貼出一區花磚的方式來定義。另外,設計師也很敢用牆面,或是加上天花板面的搶眼油漆來區分客餐廳。

常見的操作:

  1. (我覺得節目中幾乎是80%的案例都會)換地板: Sophie有一次提到地板的重要性,這個在視覺上佔了60%的面積,千萬不能小看,最快最省錢的方式,他們都會選擇一種vinyle的地板,在量販店是一大捲,按長度來販賣。

其實這種地板真的只能遠看,我真的覺得如果是自住,還是要選質感好一點的,用拼接這種。

2. 廚房壁櫥用貼皮或是重新上漆

3. 壁磚用上漆的方式改造,尤其是浴廁,連浴缸都能上特殊的防水漆改造! (如果是浴缸就要漆完後,至少三天不碰水)

(待續)

高橋孝雄小兒科醫師的”最好的育兒”

女兒出生後三四個月,無意在日文舊雜誌中看到了一篇關於高橋孝雄小兒科醫師的專訪。標題是”最高の子育て”,就像是冥冥中注定般,我的育兒生活實踐就如同高橋醫師所建議的,與其說成建議事項的清單,我覺得高橋醫師最想傳達的就是: 以人為本。

育兒中的每個人都是主角, 母親應該先對自我的生活狀態滿足,然後和育兒生活磨合,而關於小孩,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觀察尊重每個小孩的獨特性,適性發展。

今天看到Google回顧的提醒,去年的今天,剛好是下面拍下當天看這篇文章的早上,女兒醒來親餵完,又乖乖地自己在房間睡到中午。面向東南的廚房餐桌,早上有舒服的朝陽灑進,桌上擺了我最喜歡的Renoncule的植栽,喝著自己手沖的咖啡,配上自己烤的綜合堅果,舒適優閒的看著雜誌,這是我最喜歡的獨處時光。

我常會覺得自己的育兒生活寫照,其實是我和女兒合作無間,我有自己生活的目標,與此同時,也有需要照顧陪伴女兒成長的責任,對她的照護和我自己的生活品質是一個框架,她在這個框架裡頭自得其樂。

例如家裡的擺飾設置,規劃女兒的小天地也考量到安全,但其餘的擺設還是照著大人的品味;女兒很小就蠻能自得其樂,只是時間長短不一,但我也能在旁邊看看報章雜誌;我聽著自己喜歡的爵士樂,也常抱著女兒像跳雙人舞般律動;我常做自己想吃的東西,也用同樣的心思把女兒的副食品弄得好吃點,女兒很常看到我吃到好吃東西時滿足的臉,而她也是個胃口很好的寶寶。

我想說的是,我常常讓女兒看到我對於生活的滿足快樂,每當女兒看到我很開心,她也感染了開心,我希望讓女兒感受到”生活是值得享受的”,一直到今天,我女兒是個快樂寶寶,很享受吃東西、也對周遭好奇探索,也有滿滿的安全感。

高橋醫師提到了現在育兒資訊鋪天蓋地,讓為人母常有資訊焦慮;除了怎麼育兒的焦慮、別人如何育兒的實境秀也透過社群網路,一覽無遺的呈現,”是不是該如此做? 我這樣帶小孩夠好嗎?” 等等的有意識、無意識的比較心態,都讓焦慮感更加深。

就像我生產前看了關於兒童心理學的經典著作和學派,我發現所謂的”育兒資訊鋪天蓋地” ,也常常是經典著作的片段引述,又或者蠻多個人經歷的分享,如果真的好奇好學,選擇幾本真正的”書”來看的確能夠受益,但網路上的爬文,不見得多多益善。

在法國,我還是要推薦Maison des Maternelles這個帶狀節目,每集都會邀請專職的醫師、助產士、護士、相關經驗的媽媽們一同分享,所有的特集都能透過youtube觀看,不會有錯過節目的問題。

回到高橋醫師的建言,他的確提到了三點,他覺得小孩一定要擁有的能力: (日文) 自我肯定感、意思決定力、共感力。

第一點和第三點就算直接用中文去想,也大概能知道是甚麼能力,比較需要理解的是意思決定力這點,高橋醫師其實是想說: 培養小孩自我思考、做決定、清楚表達自己感受和意見,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反省檢討。這一點其實不難想到育兒焦慮和求好心切下,很容易為小孩做各種決定,當小孩沒有”自己判斷抉擇”的主導權,長大後接受挫折的能力也不好,因為他的大小決定又不是他自己權衡的,他很容易怪罪於他人。

我還記得某天從超市買菜回家的路上,前頭走了一位法國媽媽手牽著大約三四歲大的小孩,媽媽這樣跟小孩說話: 你因為不喜歡那個小男生,所以不想參加xx的生日派對,這樣嗎? 那我們明天去跟他的媽媽說,你不想參加的原因,她會理解的。我在後頭聽到覺得非常驚訝,覺得這位媽媽對於小小孩的情緒和心思如此重視和尊重。她耐心的聽完小孩的感受,並且慎重其事,她的做法完全能夠讓小孩體認到: 好好的表達自我感受,透過溝通,得到他人的理解。如此一來,小孩也能慢慢地從中學習,”別人”也會有自己的感受,我們也要去傾聽理解。

呼應高橋醫師說的意思決定力,我想與其說培養,倒不如是我們身為大人,打從內心的重視小孩的情緒和感受。從小孩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正視他的感受,等到小孩能用言語溝通,我們就要認真地傾聽他們想表達的意見,不要自以為是地去輕忽小孩的意見,或者草率地把小孩的情緒都歸類成不懂事。

另外,我想說的是,高橋醫師所建議小孩擁有的三項能力,其實身為父母也該捫心自問,我們是否也具備這樣的能力,只有當我們在生活實踐中展現這三種能力,小孩才能耳濡目染的學習到。

P.S.台灣有出中譯本< 兒科權威傳授的最高教養法:放下焦慮,耐心陪伴,相信孩子的能力,就是最好的教養>

法國的春天-梅花盛開

在介紹印象派歷史的書中看到Camille Pissaro的畫作- Printemps. Prunier en fleur,覺得特別親切,這整個景致就是我現在觸目所及的,不只是梅樹,連房子沿著丘陵地的感覺也很熟悉,細看地點是Pantoise,也的確離我所住的城鎮不遠!

在巴黎生活的春天感覺沒有很強烈,但一住到近郊,來自大自然的春意就顯得特別盎然。我對梅花沒太大的童年記憶,除了”梅花越冷越開花”這種像政治宣傳口號下意識的印入眼簾,平時也沒甚麼機會看到梅花樹,我還以為梅花是冬天開花…原來它是早春盛開的。

隨處都可以看到開著粉白或是粉紅的梅樹,連上高速公路都可以看到兩側開了整排,像細雪般浪漫清雅。

青梅的法文 Reine-Cloude

某次老公回來帶了罐果醬,他說是鄰居自己煮的果醬,口味是梅子,我當下覺得奇特,原本以為自己會不喜歡,但完全相反,我非常喜歡這個果醬的味道,原來在日本拿來釀梅酒的梅子,在法國是做成果醬。

為什麼青梅的法文是Reine-Cloude?這是來自國外大使進奉此青梅給Francoise 一世國王,並以皇后Cloude de France的封號為青梅命名。

Confiture de Reines-Claudes - Bonne Maman
https://www.bonne-maman.com/confiture-reines-claud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