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超市興致來潮,順手買了一個日清海鮮杯麵,想要享受這樣難得的率性,只需加熱水,等待三分鐘,就能吃一碗麵的快感!
外觀上,跟印象中的日清杯麵相同,保麗龍的防熱材質,沒有經典的”蛋塊”,反倒是用了玉米粒取代,興高采烈地吃了第一口,竟然發現這碗杯麵怎麼淡而無味?!
我原本心想,會不會是我加了一顆蛋下去的關係,後來,再買了一次,沒加蛋,並仔細地確認,熱水只加到指定的線上。
一樣,湯頭很沒滋味,連帶的麵條吃起來也索然無味。
這趟回台灣,特地帶回來日清海鮮杯麵,一下飛機的當天中午,就泡了一碗來吃。
我加了雞蛋,但海鮮湯頭相當濃郁,我甚至多追加點熱水!
這讓我心想,為什麼歐洲的日清杯麵如此的淡? 會不會有其他人也有同樣的感受,用日文去搜尋,果然也找到幾個日本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エビ、にんじん、ねぎ、コーンが入っていました。味の方は、残念ながら日本のシーフードヌードルと比較すると、シーフード感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風味が独特で、スープの味が少し苦手でした。(https://note.com/tabisuru_ottiki/n/n150248f42683)
味は日本のものよりも薄め?塩辛い感じがありません。醤油寄りだなと感じました。
http://kando-shituduketeitai.com/france_workingholiday/food/cupnoodles.html
在搜尋的過程中讀到,歐洲人因為沒有”吸食麵條”的習慣,因此,麵體做的比較短,我吃了兩次的當下,其實沒有發現這個差異,但經這麼提醒,好像有印象。
(節錄採訪)
開發商品時在各國有沒有什麼需要考慮的事情呢?
「為了完成商品,需要召集住在當地的消費者進行試吃測試,而最終產品是否有反應試吃民眾的回饋是非常重要的。而因此所做出改變的例子不少,像是歐美國家由於沒有吸食麵的習慣,所以麵體的長度比日本更短了些。印度的氣候相當炎熱,因此不太喜歡太熱的食物,大多都改成沒有湯的杯裝炒麵。而在印尼由於伊斯蘭教徒很多,所以不使用豬肉做原料。在進行商品開發時需要像這樣考慮並應映各國的飲食文化。」
這次松尾先生所推薦的世界各國杯麵裡的德國「冠軍口味(Champignons)」杯麵,會在2017年5月22日開始的「世界杯麵高峰會2017」中以期間限定的形式在日本國內販售。(由於是在日本國內製造會有些微不同的地方)
(翻譯錯誤啦! champignon是法文的蘑菇,並不是champion “冠軍”)
日清杯麵在各國因地制宜,推出不同的口味,讓我躍躍欲試,下次出國時,會特別留意,買來嘗鮮看看!
https://livejapan.com/zh-tw/in-tokyo/in-pref-kanagawa/in-yokohama/article-a000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