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寫到了關於南威爾斯的煤礦背景,我因此找到了Carol 在2009年寫了另一篇關於這個區域的一個城市-Bridgend,曾被媒體高度報導過”高年輕人自殺族群存在”的灰暗抑鬱的城市,2015年的丹麥紀錄片<Bridgend>以這個城市為名,故事背景來自真實的過去: 從2007到2012年之間,共有79名青少年上吊自殺,未留下任何遺言。
但Carole 在2009就在<The Guardien>寫了這樣一篇評論: 透過Bridgend一個個在地居民的心路歷程,告訴大家”媒體先入為主的頭條故事: Bridgend: haunted by suicide cluster” ,讓多少在地居民身受其害。Carole也提及當媒體架構出這樣的”自殺族群的集體意識”並提供過多的細節,這樣的報導是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有研究指出自殺是有感染性的,尤其在青少年族群上。
當接二連三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密集發生,媒體總是預設了一個故事在後頭,像我上面一看到”前煤礦城市”時,直接聯想到的一連串標籤:勞工人口、人口外移、失業率高(其實這個城市”很普通”,有中產階級、失業率也普通…等等),媒體想要把這一串青年自殺看成cluster,而當有原因有別的自殺發生,便繪聲繪影的將之歸為同類。
挖掘一個事件背後更大的意涵,這固然是媒體的使命。但在某些敏感的議題上,沒經過謹慎查證和考慮家屬或其他居民的心情和立場,媒體也可能成為悲劇延續的幫兇,例如在Bridgend的事件中,就有當地11歲的男孩看了報紙關於青少年自殺的新聞,看到了名字和照片,看似若無其事的,卻在一兩個禮拜後,結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