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一個生命到陪伴著他的成長,這是一段很特別的過程。在和外甥女互動中,每次都會讓我對於兒童發展感到不解和好奇。這個階段的他們,他們在想些甚麼?該如何引導陪伴?
兒童心理學
粗淺的看了一下【兒童心理學】的發展中,有兩個著名的學派: 一個是瑞士的Jean Piaget心理學家,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有個先定的生物進程,而另一個則是俄國的Lev Vygotsky,他則是強調環境的影響才是先決條件(大人和同儕的介入影響)。
我並沒有進一步的興趣想把兒童發展當成一門學科研讀,只是學科的提綱能幫助我在一堆育兒資訊中,有了些理解的脈絡,我相信兩個著名學派的觀察和理論都有其道理,兒童的發展(或廣而言之,人性的發展)理論並非為了對症下藥,而是盡可能的提供更多觀點和解讀。
Jean Piaget教授開展(也可說是奠基)了兒童心理學的初衷,更是讓我覺得可以用來提醒所有父母。Piaget教授在透過觀察兒童、不帶成見的情況下,自我提問了”小孩子內在世界想法跟大人真的不太一樣,到底有哪些不同?” 進而採用了學術較為嚴謹的求知方法、透過採樣和長期實驗而得到合乎邏輯的結論。
我想該被每個父母都可以抱持著像Piaget教授的學習心態,不帶成見地去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小孩們並不完全是一個發育不完全的心智,我們大人不該是高高在上的方式去”管教”小孩。
【兒童心理學】當中也有個現在較為顯學的【依附理論】,它是英國心理學家John Bowlby所提出的,主要強調了母親(通常是主要照顧者)的重要性,如果小孩沒有在嬰兒時期發展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依附關係,長大後容易發展出反社會化的人格,由此引領出嬰兒前兩年由母親善盡教養的指導原則(建議)。
但這個依附理論被Michael Rutter 質疑過於簡單化,他區分了privation 和 deprivation,這的確是一個把詞語定義在更上一層推的思考,deprivation是將原本擁有的東西剝奪開,然而對嬰兒來說,母親的養育”並非”一開始就原本擁有的。
P.S Ruther的書籍<Maternal Deprivation Reassessed>
他進一步闡述了反社會化的行為並非來自缺乏依附,而是缺乏智性的刺激和社會化的經驗(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nd social experience ),而這兩個成因通常能透過依附關係而擁有。
回到邏輯上的思辨,Rutter教授找到了更上一層的因果,因而減弱(或是消除)依附關係的必然結果性,如此,也可以理解反社會化的行為是可以導正(可逆的)。
兒童腦神經科學
除了心理學透過行為觀察,我也好奇在深一層、無法透過肉眼觀察的腦神經科學,是如何解讀兒童心智發展。
法國有本很值得一讀的小書,書名是<為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Pour une enfance heureuse),由小兒科醫生 Catherine Gueguen集結了近些年,針對兒童腦神經科學研究的結果,旁徵博引的告訴大家,一個充滿愉悅安定的童年對兒童的心智發展有多麼重要和關鍵。
三個大腦區塊可以認識一下:
- 前額葉Le cortex préfrontal– – 發展人性、社會化的重要區塊
- 杏仁核L’amygdale– – 主控了害怕、所有下意識的情緒都來自此區,所有感官記憶都封存在此,例如”普魯斯特的兒時的瑪德蓮香氣”,就是被杏仁核原封不動的存取,在未來中不定時被觸發…
- 海馬迴 L’hippocampe–發展長期記憶(所有學習和技藝都須仰賴長期記憶的發展)
前額葉的發展約莫是在兩三個月大的嬰兒(但此區塊的神經元快速成長要從五個月開始,直到七歲),然而杏仁核早在媽媽肚子裏八個月大的時候就發展成熟。這個差距可以解釋,因此嬰童們(前額葉要直至完全成熟,可能要等到成人之後了),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不加思索的,要等到前額葉的發展,他們才有能力調節他們的情緒。
前額葉的發展成熟,能讓人們擁有同理心,將心比心、同時也能自我反省和下決策。這個區塊也對於眼神、non-verbal的訊號特別敏感(我在另一本書當中學到,即使是一兩個月大的嬰兒,都能對焦父母的眼神。因此透過幫寶寶換洗時, 都和他們眼神互動、微笑、幫他們按摩、與他們對話,對他們而言是很好的刺激—>尿布台的重要XD)
前額葉如此的重要,那麼要如何確保這區塊的發展能夠成熟呢? “父母充滿關愛理解的對待”、撫慰嬰孩們不安難過的情緒”,都能對於嬰孩的前額葉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封存所有下意識情緒(例如各種衝動)的杏仁核,能透過ocytocine(又稱作愛和社會性的賀爾蒙,中文的wiki只翻譯成催產素)來減低杏仁核的感到害怕的過度反應,透過ocytocine,我們更能信賴別人。
壓力會刺激皮脂醇cortisol的分泌(又稱為壓力賀爾蒙),而這種賀爾蒙過量時,會威脅到海馬迴的發展(長期記憶),對嬰孩來說,壓力其實是容易理解的,受飢受寒都是壓力;同時,如果加上大人們,想要”硬性管束”他們,那壓力更是大…
相反的,質量兼具的母(父)愛,則能減低海馬迴cortisol衝擊。
小心得
無論是孩童心理學或是孩童腦神經科學,都提醒著我們人之初的這段時間,脆弱和需要愛的連結是生命的本質,而連結的產生無法照本宣科,更無法一蹴可幾, 它需要身為大人的我們,了解這個最初的本質,同時也就能理解了嬰孩、進一步盡其所能地給予關愛、肯定和無限的安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