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和日本文具的比較

每次逛法國的文具產品,都會深深覺得法國人的對生活的美感要求,在文具的領域裡,幾乎被實用主義給全面覆蓋。

如果大家有機會逛一下法國的文具店,就會訝異於他們的選擇怎麼如此的少且無趣呆版,如此的形容可能有失公允,畢竟,在台灣的文具產業,深深受到日本的影響,極具巧思和美感的日本文具,對於台灣人是一點也不陌生。

首先,我們不得不介紹法國知名的製筆商 BIC,他們寫字筆系列,如下圖所示的”樸實無華”:

這支經典原子筆Bic Cristal從1950生產開始,就幾乎維持原貌的銷售至今,到2006為止,全球總銷售量累計高達1千億支,在法國的銷售,則可看成每三秒鐘便賣出一支的數量。

 

 

Continue reading “法國和日本文具的比較”

Share

獨樂亦是眾樂的自然小木屋

擁有一個和大自然連結的獨處空間,身處其中時可以得到無比的平靜,而這份與世隔絕的寧靜,總能讓我們從紛擾資訊世界裡抽離,從留白中獲得能量,更進一步冥想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在挪威,半數家庭都會在森林郊外擁有自己一個簡單的小屋,以現在家居基本需求來定義來看可能是”簡陋”的小木屋,在挪威稱作”Hytta” 。通常是利用周末,和家人或是只有自己到Hytta度過放空留白的時光,沒有便捷的現代廚房,只是利用簡單柴火爐: 取暖、煮水、烤簡單的食物。在這個小空間裡,只有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或是獨自閱讀、看著柴火發呆、靜靜地享受當下的寧靜時光 (註一)。

在日本,有一位名為中村好文的建築書寫了一本< 我用風、水、陽光蓋房子> ,這本書介紹了他如何建造一間沒有水電管線的住宅 (註2):

 廚房是用放柴火的爐來加熱食物和燒水,這個可提式爐具(日文是七輪),也可以拿到陽台座露天烤肉用的設備,水槽的用水也是用簡易儲水設備。

 

 

 

 

 

 

另外,他也設計了一個獨立於小木屋外的小小澡間加上閱讀空間,他可以在此泡澡、冥思、閱讀。

 

小木屋透過巧妙的設計可以容納到15個人(包括睡在外推陽台上的幾張床位) ,透過餐桌上頭一盞昏黃的燈光,聚焦了大家的目光,齊聚一堂吃飯聊天,交流很真切溫暖。

 

 

在法國,這樣的小木屋空間也是時有所聞,Marc Lavoine 法國知名的男演員/歌手(他的長相太令人印象深刻,演起反派很適合…),就也擁有這樣的小木屋,由他的伴侶為他所設計:身處在自家院子果樹園的深處,有一個屬於他個人沉思空間: 閱讀、衛浴、臥房、還有陽台 (註3)。

 

他在巴黎羅浮宮旁擁有250坪的華麗公寓,擁有大氣奢華的室內設計,從窗戶看出去就是羅浮宮廣場和杜勒麗花園,地段高貴不凡。(註4)

 

然而讓他覺得”這才是生活、是人生: 感受得到微風吹拂著童年所做的夢” 卻是一間尋常不過的林間小屋。(註5)

 

參考出處:

1.  日本的綜藝節目”日本太太好吃驚”的挪威篇

2.  關於此書的詳細介紹可以看這裡:

http://d.hatena.ne.jp/kawasimanobuo/20130617/p1

3.  Marc Lavoine的伴侶是為室內設計師 Sarah Lavoine ,在位冠夫姓前她的姓氏是 Poniatowski  是來自波蘭貴族大家庭,家世背景顯赫,爸爸曾經是法國Vogue的負責人。關於她的訪問可看 (另外,令我訝異的是她是否跟Marc 一樣是個老菸槍,她沙啞的聲音真的是跟外表搭不起來!):

4. 關於Marc 在巴黎的公寓也是由Sarah 所操刀設計: http://www.sarahlavoine.com/fr/projets/appartement-parisien

5.  Elle Decoration France (edition septembre 2014)

原文: C’est la vie, la vie c’est du vent qui nous souffle les rêves d’enfant (…)

Share

Haptonomy 親密接觸的科學

今天早上隨機轉了一下電視,轉到一個叫做 La Maison des Maternelles的節目,看了一下牆上的時鐘,早上九點多,心想,果然這個時間大概也只有全職媽媽才能收看的時段吧! 吸引我目光的倒不是跟這個和我尚未有關聯的孕事,而是今天節目的標題是” Haptonomy” ,查了一下內容,有人解讀成 the science of affectivity,是一個觀察和探索在社交領域和親密關係下的人類行為。

Hapto 這個字首來自希臘文haptein的動詞,指的是接觸、連結、建立關係。

Continue reading “Haptonomy 親密接觸的科學”

Share

法國媒體的監督功能

我很喜歡在法國收看揭發社會現象的節目,例如 Envoyé spécial 、Cash Investigation 、Capital 等等,每次都是透過全面的追蹤調查與我們切身的社會現象,這些追蹤報導因為深入而全面的採證,不只是贏得社會關注,最令我深深感受到是媒體的監督功能帶來的社會改善。

去年,我在這些節目中看到關於法國火腿製造使用硝酸鹽這個議題,硝酸鹽對於身體的害處已經是眾人所知,在丹麥,未添加硝酸鹽的醃製肉品已經是超市常見的東西,然後在當時的法國卻是幾乎為零。然後,今年,我卻在超市買的到未添加硝酸鹽的火腿了*!

上週二播出了關於LIDL 德國大型的廉價超市的因搬重物的職業傷害和多數員工因此遭解雇的報導,也在上周國會展開了調查。

另外,我也很欣賞主持人 Élise Lucet,風格俐落優雅,訪問起各行各業的巨頭,態度不卑不亢,言神堅定,語氣和緩卻充滿力道

 

註釋:

*法國知名的醃製肉類品牌 Herta 在今年二月正式推出不含硝酸鹽的火腿: https://www.lsa-conso.fr/herta-lance-sa-premiere-gamme-de-jambon-sans-nitrite,253677

Share

月光花

在<植物的心機>這本書中讀到一篇關於月光花的故事,這個神祕的白色花朵,開在巴西亞馬遜河裡,花期是在五月的某個夜晚,通常滿月夜盛開,花綻放的時間只有這麼一個晚上,純白色的花瓣可以反射月光中的紫外線,使它容易被夜蛾看到。

它的幽美清香是典型的”白花圖像”: 它的氣味頻譜接近於茉莉、晚香玉、風信子、伊蘭伊蘭。

Margaret Mee英國的植物插畫家,為了尋找這奇幻的月光花,而前往了巴西,而在她十五年旅居巴西的歲月中,在1988年她尋找到綻放的月光花。月光花是附生在樹上的仙人掌所生的,為了一朵神秘的月光花而展開的旅途讓我深深著迷

這讓我聯想到家裡的多肉植物,每年約在夏季時,胖胖像顆抹茶冰淇淋的多肉,會用上兩三個月的時間醞釀一朵只會綻放不到一天的白花, 花開時的確會有股如同茉莉般的甜香,但香氣只會持續一兩小時。

 

已經連續三年,從一開始冒出小小的毛球,到慢慢抽出像青蛇一般的莖 (其實近距離觀看真的會覺得像蛇類般身體,有點像異形一樣可怕),期待花開要耐心等待個三個月,而綻放總是一天的光景,花香更是稍縱即逝。

 

 

 

 

 

一年一度的開花儀式,總能提醒著我耐心等待的美好,也讓我在自己的小花園裡,用植物的生命軌跡標註著季節的遞嬗。

 

參考書目和連結:

  1. 植物的心機: 刺激想像與形塑文明的植物史觀 by Richard Mabey (譯者: 林金源)
  2. 關於Margaret 和月光花的事和圖源:  http://visualoop.com/blog/7345/drawing-the-flowered-amazon
  3. 關於Margaret Mee: 秉持著對植物生態的好奇和珍惜,她在巴西度過了十五年的歲月,用細膩的筆觸和文字描繪了亞馬遜河的植物,也希望藉此喚醒大家對於生態。

 

 

Share

床邊小桌的佈置

今天是美好的周六,行程呢,就是去IKEA改造我們的床邊小桌,還有把床墊高下頭增加收納空間。從搬到這裡之後,我們房間一直維持著很極簡,沒有床頭櫃(用兩個大型方枕代替),也沒有床邊桌(用兩個收納箱代替)。

買了IKEA新的四格櫃,出現著這個淺灰,好喜歡! 多了桌腳就像穿了雙高跟鞋一樣,櫃體變的更雅致,另外,之前在Monoprix買到的籃子,總算是派上用場了,很喜歡狐狸毛線娃娃站在上頭的感覺,籃子裏頭我還放了冬天不可或缺的毛帽和手套。桌上型的法國插畫家桑貝Sempé的,每天都有不一樣的一張圖。

IKEA的洋蔥燈,是不是絕版了? 我實在很喜歡,工作時住在巴黎時也有買這盞燈。

男主人那頭就放單純單格櫃,老公糊塗拿成了深灰色,意外的比淺灰更適合,還有,淺灰的單格櫃整個巴黎大缺貨,我們是隔了一個禮拜才去買的。

Share

霹靂腰包的法文

2017春夏時尚界竟然流行起了腰包(掙扎了一下要不要重複說霹靂腰包,但實在是很納悶到底為什麼要叫霹靂腰包?) ?

腰包一直是直接聯想到觀光客,但這幾年陸續有腰包的時尚穿搭,而奢華品牌也開始出了腰包新款。羽絨衣在巴黎過去根本也是觀光客在穿而已,現在已經是巴黎街頭尋常衣物。

腰包的法文有點可愛,直譯就是香蕉包 Sac Banane,大抵是因為腰包的外型類似一條香蕉的關係,因此而得名。

 

Share

劍術與禪心- Eugen Herrigel

這兩天翻閱 Michael Freeman的<攝影師之眼>,重新溫習了攝影的構圖。無意從索引看到了一個眼熟的名字: 鈴木大拙,會記住這個名字是因為去年和可仙一起去日本金澤時,知道在21世紀美術館附近有鈴木大拙的紀念館,當時被簡介上極簡的建築風格深深吸引,只是當下的我們,寧願在21世紀美術館的草坪曬太陽,也不想把行程排得密密麻麻,因此作罷。

就著索引,翻到提及鈴木大拙的篇章,標題是”反應”。Freeman作了攝影準備的結論: 相機的操作、觀察、熟悉構圖技巧、以及心態。而心態或許是這四項當中最困難的,也最難捉摸,也因此Freeman引用了禪宗的思想,引起我注意的是裏頭提到的德國哲學家 Eugen Herrigel 所寫的<劍術與禪心> 書中描述他在1924-1929期間,在日本和日本劍術大師阿波研造學習劍術,他提及:劍術在瞬間發揮強烈集中的技巧和專注力,藉此提升精神上的專注,並培養”看見真實大自然的能力”。

而鈴木大拙則是為這本<劍術與禪心>撰序 : 如果一個人真心希望成為某項藝術的大師,技術性的知識是不夠的。他必須要使技術昇華,使那項藝術成為”無藝之藝”,發自於無念之中。

Herrigel在書中提到:經過無數次反覆練習之後,獲得技術上的技巧,然後在學著超脫,”在執行任務之前,藝術家喚起這股沉著的心境,並經由練習來確立這心境”。

Freeman白話點說: 整體的過程是”學習、放空、反應”。而這”放空”則是習得技巧並多加磨練之後,讓心思一片空明。

另外,關於劍術,讓我聯想到這幾天和老公的對話,他提到最近的新聞時事(今年五月): 一個加拿大的狙擊手,在伊拉克射出了3540m的射程,命中要害。當時我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要怎麼樣可以在這麼長距中對準目標,頂尖狙擊手的需要怎樣的技巧能力?我老公說他其實不清楚,但他有聽過狙擊手要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脈搏,要在”兩個脈搏跳動間”精準發射。 光是想到這樣絕對的專注沉著,屏氣凝神似乎還不夠,入定到周遭空氣也瞬間凍結了吧!

 

 

 

 

Share

Done is better then perfect

開始這一次的部落格,內心一直想的都是這句話: Done is better then perfect.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開了部落格,總是一開始絞盡腦汁想個最特別的名稱阿,或是要用怎麼樣的domain name,最後都三分鐘熱度不了了之,這次的開始很隨興,名字或標題大概用了30秒去想,反正以後可以修正。

一直猶豫不前的總是覺得自己沒甚麼文筆,照相也照得很普通,喜歡的東西更是稀鬆平常,要不就是閱讀了有趣的書或雜誌,像個學生一樣做了筆記,稱不上見解。

但這樣一拖再拖,也不會哪天像海明威晚年寫了盛年時的巴黎時光,歷歷在目恍如昨夜,以前出差的各國遊歷,都過了七八年了,照片也還是沒有整理,更沒有文字。說真的,當下的心情感受,能夠回憶起的,已經很微薄了。

我想是該拿出持之以恆的執行力,養成一個每天書寫記錄的習慣,此時,回溯過往片段的文章也會不少,期許能多一點貼近每天的紀錄,還有時事的觀察。

不要在三分鐘熱度了!

Share

置物籃

今天開始了夏季折扣,我最大的興趣就是去我家附近的Monoprix 尋寶 (像是複合型百貨,主要是超市為主,算是定位在比較高一點的超市),生活用品是我第一首選,今天去買了這個白色提籃,實在是想不出要拿來裝甚麼,但很喜歡,跟我家的布置簡直融為一體,所以就趁特價買了下來。

如果有在織毛衣,很適合拿來放毛線球,再隨手插著兩隻棒針。

如果是念設計的,也很適合把描圖紙阿,捲成滾筒隨興放進去。

但上述兩個都不是我的情況,冬天想拿放些常用的圍巾/手套/毛線帽,現在夏天還想不到要放甚麼啊! 不管了,光是擺在旁邊欣賞,心情也很好。

另外兩個置物籃(帶) 其實是強化紙纖維的花盆,前幾年開始出現這種強化纖維,看了些日本牌子拿來做錢包阿,辦公包之類的。小的那個我拿來收納遙控器。

大一點的就放在電腦編裝些常用的雜物(釘書機阿,隱形膠帶,口紅膠之類的,喔還有一個無印良品的小捲尺,非常實用,每次上網買東西,要知道大小尺寸, 就可以馬上測量)

 
Share

伊斯蘭教的幾何藝術

我極為欣賞伊斯蘭的幾何圖騰藝術。
伊斯蘭宗教對人像的禁止,深深地影響其美學圖像。限縮了人物的描繪(只能出現在非宗教類的圖像),因此得以將植物圖騰 (arabesque)發揮的淋漓盡致。
反觀西方基督天主文化著重於人物描繪,在教堂各類建築中活靈活現,但看多了西式教堂,加上我對於基督天主宗教沒有深入研究,說真的,是視覺上的疲乏。而伊斯蘭幾何圖騰,卻讓我有種說不上來舒心平靜。
伊斯蘭的圖像,背後思考模式是一種猜解繁雜的精密計算,可以推測,可以演繹,有跡可循,照著一個公式無限延伸。
如同科學研究般嚴謹的視角:幾乎所有複雜精細的圖紋,都能拆解成圓的交集,切線,割線,卻又能恰如其分地展現優雅。
“Extrapolate” 的思考模式,被大大地運用在伊斯蘭圖騰設計上。
每個圖騰都像嚴謹的數學公式,舉個例: a variation in a rectangle with sides in the ration 1:    或者,by replacing the ratio of a square’s diagonal to its side, found in the correct shapes, with the fractions 1.5 and 1.4…etc
照著像公式般的步驟,就可以逐步地完成複雜的圖像;套用,複製,無限延伸。
而這不可思議的美感,就像小時候看萬花筒一樣的驚喜。
如此精確而感性的設計,應該是伊斯蘭圖騰獨有的。
這讓我想到,以前在歷史課上學到的,伊斯蘭文明帶給西方世界的啟發是:天文.地理.科學.醫學上的卓越。看著這些美學圖像背後的嚴謹思維。不訝異這個文明在這幾個領域的登峰造極阿。

亞伯拉罕宮

進入了Alhambra宮,也就像是萬花筒圖像的3D版本,儘管顏色退盡,仍不減其風華,但說真的,我很喜歡單一白石的呈現,遠看跟蕾絲般,是純淨的美感。
除了裝飾圖紋外,阿拉伯式宮殿的設計也深得我心,數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宅院設計,院落中央,常常是一個簡單的水盆設計,有些會加上嵌入地面的細細水道,方正的流通於院落,天熱的氣候,這低調的水景能帶來莫大的感官上的沁涼舒爽。
Share

gluten-free飲食現象的反思

Oct. 20, 2015 by Roger Cohen
當我看到紐約時報上的這篇評論,真的是痛快! 終於有人說出我心中的心聲和疑問,以下是我寫下關於此篇的筆記:
文中一開始提到他的友人在義大利一間餐廳的菜單上看到一行,特別強調: We do NOT serve gluten-free food.” 可以想見,這些義大利人已經受夠了美國遊客一大堆”食物過敏”的要求,因此為了省事,乾脆就直接寫在菜單上。
Roger更是一絕,用好笑的方式試著再給這一句話作個解釋。
Rough translation: My way or the highway. If you don’t like my pasta the la Mamma has always made it, try someplace else.
看到這一句話,請搭配上義大利人的腔調和嘴臉。真的讓我大笑。
 我理解有些人天生對 麩質過敏 (Celiac disease) 但文中也提到一個匪夷所思This column is gluten-free的現象: 為什麼在這近六十年來,Celiac deisease的病患增加了四倍之多? (Mayo Clinic website); 而許多人更是因為看了這麼多gluten-free的食物,就覺得gluten是不好的東西。
重點來了,Roger 提到了一個觀點,真正的說出了我內心想法:  這有些”無中生有,一廂情願”的食物過敏狂熱現象,其實是”唯我”文化的一種表徵。
The narcissism of minor differences find expression in the food-intolerance explosion: having a special dietary requirement is one way to feel special in the prevailing “me” culture.
People, are eating better. That’s good. But there is also a downside that has to do with self-indulgence, commercial manipulation, the rampant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affluenze’ and narcissistic fussiness.
這讓我想到Harriet Welty Rochefort寫她在法國生活的某本書中提到只有她的美國同胞在收到法國人晚餐邀請e-mail 會回信列出一堆”她們會過敏的食物清單”…)
如果當今,年長者甚麼都吃,而25歲以下的年輕人卻出現許多特殊食物要求,這當中是不是一種文化現象,而非單純生理現象?
穀物出現在人類歷史上已經有12000年的歷史,它可能造成”少數人”的過敏現象,但這股gluten-free或各類的個人特殊飲食清單的風潮,就如作者所言 “way over the top”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