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一個月前整理了衣櫥,跟自己作了心理建設:"一定要用比較嚴格的標準,把沒有穿的衣服回收!"
整理的過程中,好幾度和內心"捨不得丟"的慣性拉扯,每拿出一件"歷時悠久"(可能是大學時代買的,可能是剛出社會工作前兩年的),明明就已經過了至少五年沒有穿過,未來也不太有可能穿,但總是覺得"它還蠻新的,也還能穿",總是要跟自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覺得好看的衣服總是會出現。"狠心的把它們放進一個箱子裏頭。
我跟自己說,先放進去這個箱子裏頭,不要馬上拿去回收,所以還有機會把"想穿"的放回衣櫥。
就這樣,那一箱待回收的衣服就放在房間裡約一個月了。昨天,真的把它們再拿出來看了一遍,只留了約四件,其他就裝進去垃圾袋裡。
看到衣服裝在垃圾袋的感覺,真的不太好,想當初也是自己花了時間和金錢,甚至不少氣力(搬了幾次家後還大費周章的把它們帶來帶去:有些的”碳足跡”還真是非常遙遠:美國、法國、台灣),如今卻是裝在垃圾袋中,等著我拿去舊衣回收。
在此,我想記錄一下,被我丟棄的衣服類型,一方面是確立自己的愛好,一方面也是警惕自己"買衣服時,要想過這些曾經被我丟棄的衣服類型"(不要讓它們平白無故地犧牲了)。
因為特賣,沒有考慮過實穿性 (既有衣服的搭配、穿著的場合),只因為差價大,又是有品牌,就買下來。
#Venessa Bruno的毛料小可愛: 儘管現在似乎又流行回來小可愛外穿的方式,我還是不覺得自己冬天會想這樣穿。
# La Rochelle 粉膚色長褲,一樣是交換學生時在德國買的,又因為一桿衣服放在外頭特賣,買回來後都沒穿過,放到八年後拿去給認識的阿姨修改,改得很合身,穿起來很好看,但很容易皺坐下來一陣子,站起來後,膝蓋後頭都是皺褶,另外,現在穿起來太有束縛感了。
# 有一件在快12年前在美國特賣店買的NIKE小可愛,幾乎是沒穿過的。
以前喜歡買合身或胸口較低的衣服, 還有鞋款通常只有娃娃鞋和高跟鞋/長靴
# Comptoire des cotonniers的黑色棉質長褲,買了36號,但這件版型穿起來實在太小了
#naf naf買的黑色無袖洋裝(2005購入),材質像水蜜桃絨,但腰間後方的鬆緊帶有束縛感。
# 黑灰色棉質洋裝:棉質有彈性,符合舒適和攜帶方便,但裙襬緊身的設計,加上過(短到大腿一半左右),以我的腿型只能搭配深褲襪加上高跟鞋,但現在幾乎不這樣穿了,只想找搭配便鞋,適合我的腿型的裙款。
#韓版黑色小可愛背心式洋裝(裙襬是灰色雪紡,加上黑色皮革的胸前小口袋),太過低胸了
過時了,卻捨不得丟棄,一放就放了十年左右。
#2010年買過一個台灣品牌i prefer的黑色深V領長衫,帶有亮面的材質,被人(包括我老公)說像黑色的大塑膠袋(晚上場合穿還可以,但白天的光線就…)。
#2005年交換學生時去義大利羅馬玩的時候,在SISLEY買了一件粉蘋果綠的毛衣,顏色是很特別,但摸起來刺刺的質料,已經不會想穿了,想當作披肩,但太過特別的顏色,只和我一件襯衫搭配。
很常穿也穿夠久的衣服(而且也有類似的衣服替代)就丟棄吧
#Uniqlo的牛仔襯衫(以前上班幾乎當成制服在穿,一周至少穿一次,我同事都說這件他化成灰都認得了XD)
#卡其色的長褲:韓版褲,但起太多小毛球了(望向自己那將近20件褲子,就不要再為了一年穿個一次而留下來了)
#內搭上衣和T-shirt穿了超過6年以上,約有5件。
#COS的深藍色棉質洋裝 後背已經褪色(可能是因為之前有擦酸類的東西在背部導致接觸到的衣服面退色)
拿著一袋笨重的衣服走去回收丟掉後,心裡也覺得舒爽不少。回來完成這篇衣服斷捨離的檢討,把分類檢討的標題重新總結,給自己心理喊話:
1. 不要特賣、價差大、只衝著品牌沒考慮實穿性 (既有衣服的搭配、穿著的場合)就貿然買下。
2. 現在穿著更重視舒適感,有八成以上的穿搭都希望能夠搭配輕鬆的布鞋和便鞋。
3. 過時的、穿得夠久的衣服,要記得”一進一出”, 買了新的/類似的,就清掉之前的。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的舊衣回收近兩年換了設計,以前單純開拉的方式,常有人來打開翻找裏頭的衣服帶回家,現在的設計是完全無法伸手進去拿到裡頭的衣服。
一開始的樣子:
把衣服放進去後,扳一下旁邊,衣服就掉進去了:
記得衣服要洗乾淨而且用乾淨的塑膠袋綁好,鞋包帽子都可以:
(後記)從原本要丟的衣服中撿回了一件韓版的黑色長褲,雖然已經瘦回以前的身材,穿起來中圍(肚子、臀部、大腿)都不緊(之前是離拉拉鍊還有五公分之遠),只是小腿一帶很緊,坐下或蹲下都不是很舒服,有束縛感。但今天試穿發現,褲子是越穿有越鬆,穿個10分鐘後就不會緊到不舒服。另外,它的剪裁非常顯瘦:褲子的版型不是單純前後兩片,而是多了後側臀腿外側兩大長片,因此視覺上有縮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