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食文化和全球化的探討

今天把Périco Légasse 的訪談認真地看完,標題是”Malbouffe et Mondialistaion Malbouffe個字讓我不知道該怎麼翻地巧妙,Bouffer這個”吃東西”的動詞是比較通俗(不夠文雅)的說法,也通常指的是隨便吃一吃,不講究,也不去在意營養價值。Malbouffe也因此就是”吃得很不好”。

我很認同Perico為整個失控的食物供應鏈所下的觀察結論,也就是”我們在金融化食物/食材”;只考慮規模經濟、生產力、成本、毛利,而完全忽略了土地所能負擔的產量和生態多樣性。

“一個鼓勵大量消費的量販型市場,也就是不斷地要求供應的農產量不斷地提升,”我們犧牲了品質,而是一面倒的期待低價再低價。我們總有一個很大的迷思;認為吃得好(健康/好品質的食材)成本很高,但其實,完全不加思索的接受量販型的再製品,大量地吃進”高度金融化考量”的食物,才真的讓我們付出最大的代價。

從他的節目,也就是<Manger, c’est voter> 可以看得出來,他總是不遺餘力地為各地的農業工作者發聲,在法國有不少例子,農夫因為無法負擔日益嚴重的低價購買而選擇在自己的糧倉上吊自殺(例如法國當地的畜牧業者被當地的量販超市拒絕供貨,就是因為”當地的牛肉比東歐國家或是美州國家來的貴”)。

訪談在15:00提到,他自己是身體力行的,在家不但是他負責採買,負責煮飯,準備小孩的餐點,而他的採買也絕對是落實”和這塊土地有深深鏈結的農家、農產品製作的手工坊。

另外,我也非常非常認同在訪談最後那一段,重視準備餐點、重視家人聚餐,我們在這個家人同聚,享用一樣的餐點的氛圍下,分享、交流;交織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凝聚,而這個凝聚帶給社會和諧安定的基底。

當我們只求吃飽以維生,對整個食材、食品、烹飪的從無到有的過程置身事外,我們是不是就偏離了人本文化中美好的價值: 活著,是為了能夠和人一同分享美食。

影片的連結如下:

 

訪談中提到了一些資訊:

  1. 大型量販店的起源來是法國布列塔尼,也就是現在還是法國重要的量販店Leclerc,一開始的主張其實是非常”社會主義”的,主要是希望透過聚集大量的採買來降低售價,讓更多經濟能力有限的人可以受惠。
  2. L214 ;成立於2008年法國阿爾薩斯一帶省區的動物人道組織,他們主張素食和動物生存權利。
  3. Perico在提到西班牙鬥牛這項文化時,鬥牛這個品種的牛是非常尊貴的動物,甚至字母的A其實就是鬥牛角反過來符號。

 

 

Shar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