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coff 洋蔥串

每次看到這樣成串賣的洋蔥,就會覺得很可愛,忍不住會想買回家,目前廚房並沒有可以懸掛又美觀的地方,但是希望可以在之後的廚房設計上,可以把這個小特色彰顯出來,像在歐洲傳統市集看到的,一串串辣椒阿、洋蔥、大蒜的,當然不是這樣”張燈結綵”的熱鬧擺法!只是我希望可以讓食材本身成為廚房的風景。

Roscoff這個小鎮位於法國西邊的布列塔尼,受到墨西哥灣暖流(gulf stream)所賜,布列塔尼一帶的氣溫舒適,即使是冬天也不會太寒冷刺骨,另外,布列塔尼的土壤肥沃又夠厚,因此這兩個美好的條件(溫和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都極為適合種植洋蔥(除了洋蔥之外,布列塔尼一帶也是生菜種植的要地)。

Roscoff的洋蔥略帶紅色,口感溫和不嗆辣,是很適合生吃,加入沙拉的洋蔥。從Roscoff有種洋蔥的傳統開始,布列塔尼的從事海上活動的航員們,都會帶著一串洋蔥啟航,因為洋蔥富含維他命C可以避免壞血病!

另外,我也覺得法國人的國民味蕾並不習慣辛嗆辣的刺激感,因此溫和且味道層次豐富的特色,總能受到他們的愛戴 (例如另一個有名的例子,巴斯克一帶的辣椒piment d’Espelette,也是具有這樣的特色,微辣但具層次的風味)

這洋蔥串有另一個特色要眼尖才會發現;那就是最末端那顆都會是”最大顆”的,又稱作 penn kapiten,也就是船長的意思!

另外有個Johnnies (petit John)的小典故,也就是來自十九世紀中,一個種洋蔥的農夫名叫Henri Ollivier,在1828夏季時拿著串串的洋蔥,遠渡到英國販賣他的洋蔥,回程洋蔥全數銷售,荷包也滿滿。

至於Petit John的命名由來,則是英國人暱稱從Roscoff遠渡而來販賣洋蔥的小農們。

也因此這些拿著洋蔥到英國去賣的Roscoff村民也就被稱作 little Johnnies,串起來的洋蔥,不但易於保存,也方便攜帶。看看這張可貴的照片,這些小約翰們在英國騎著腳踏車販賣洋蔥。

資料和圖片來源: http://oignonderoscoff.fr/index.php/2017/05/16/histoire-johnnies-roscoff/

在以下的影片中,可以看看關於Roscoff洋蔥的風土文化,另外從3’47”開始,可以看到成串的洋蔥是怎麼綁的!

 

 

飽和脂肪的飲食傳統

最近這幾個禮拜,我家附近的超市的奶油區塊,常常是長這個樣子的,一直缺貨。另外,對於生在台灣的我們,奶油在超市的選擇屈指可數,在法國則是玲瑯滿目的百花齊放阿!

自從法國的”發酵奶油”的營養價值被國際肯定後,來自國際的需求就一直源源不斷(不同於美國的奶油,法國的奶油製造延續冷藏倉儲尚未發達時的傳統,加了乳酸菌發酵以延長保存,因此法國的奶油,不論香氣或口感,都帶有著微微優酪乳的感覺)

2014年的時代雜誌,早已為奶油的營養價值平反長久以來的誤解。

TIME-600x800

而2016年六月,時代雜誌另一篇關於奶油的文章,更是符合我內心對於飲食健康的觀念”吃的天然,不要過度,避免加工食品,避免攝取過多的精製糖“。

 

“蔬菜油、水果、堅果比奶油來的營養,但比起”低脂的火雞肉、玉米片、精緻的貝果或是汽水”,奶油絕對是好過這些東西。from Dr. Dariush Mozaffarian, dean of the Friedman School of Nutrition Science and Policy at Tufts in Boston

http://time.com/4386248/fat-butter-nutrition-health/

天然的奶油,絕對好過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白吐司之類的)和加工的肉類(過度的鈉和防腐劑才是真正影響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並不是天然奶油所代表的飽和脂肪)。

法國的傳統飲食就是奶油,除了抹麵包外,烹飪也大大重用奶油, 這樣的飲食傳統並沒有讓法國人成為過胖的民族。

各國的炸豬皮點心

匈牙利Tepertő

另外,我想到有一次看了日本綜藝節目”日本太太好吃驚”,介紹了匈牙利傳統飲食中大量使用了豬油,甚至有一個傳統零嘴是把豬皮、鵝皮之類的放在大量的豬油中油炸,另外,早餐也是麵包抹上厚厚的豬油。這種油炸點心,在匈牙利文裡稱作”  Tepertő

參考資料: https://dailymagyar.wordpress.com/2014/09/04/teperto/

如此的傳統飲食也沒有讓匈牙利人成為世界上最胖的民族,看來飽和油脂的確不是肥胖的唯一罪人。(但他們攝取了非常多的甜椒湯,我們都知道甜椒的維他命C和抗氧化程度非常的高,我想,這也”中和”了一下過量的飽和脂肪吧!)

我相信各地的飲食文化傳統,都有著他們獨有的飲食健康智慧和平衡,真正造成肥胖的問題,絕對是現今速食文化和加工食品的後果。

英國Pork scratchings

其實,這種和台灣的”膨皮”豬皮泡雷同的零嘴,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飲食傳統中。 在英國稱作 Pork scratchings :

「Pork scratchings」的圖片搜尋結果

Mr Trotters Pork Scratchings

泰國 Khaep mu

下方照片是泰國北方的清邁的炸豬皮小點 Khaep mu (from wikipedia): 

荷蘭和比利時Knabbelspek

在荷蘭和比利時則稱作Knabbelspek,也是一種炸豬皮塊的零嘴。

Vijf coole weetjes over Zeeuws knabbelspek

西班牙的下酒菜: tapas & pintxos

 

 

 

 

這周陪著老公來巴塞隆納出差,我有幸又來到巴塞隆納當個”純粹”的觀光客,其實巴塞隆納來了五六次了,除了十年前當學生時來觀光一次,之後都是蜻蜓點水般的出差。

每次只要有機會來到西班牙旅遊,除了開心可以用八折的價格買Massimo Dutti的服飾外(知名的西班牙服飾品牌inditex集團,和歐洲其他國家有作差別訂價),最期待的就是品嘗Tapas和pintxos!

每間酒吧餐廳幾乎都有各式各樣的下酒菜可以選擇,除了吧檯上一目了然的選擇外,我在西班牙南部的餐廳,例如Seville一帶,菜單上的菜色都可以選擇”Tapas”的分量,價格是一般份量的一半,對於像我這種喜歡”甚麼都吃一點”的胃口,西班牙這個國家的美食選擇簡直像天堂一樣!

某次去了西班牙北部的Bilbao出差時,客人說一定要去嘗嘗Pintxo,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某一道料理,後來看了一下資料,原來Pintxo就是各式各樣”放在切片麵包”上的下酒菜。Tapas和Pintxo的概念是一樣的,但是Pintxo可以說都是放在切片麵包上的下酒菜。

 Pintxo很大的特色在於竹籤,長短不一的竹籤價格不同,像圖中左邊較長的竹籤單價是2.3 歐元,而較短的竹籤則是1.7歐元,吃完後看有多少竹籤來結帳!

 

 

擺在吧檯的Pintxo多半都是放涼的,你也可以詢問是否可以加熱,或者,看板上也可以叫現點的Pintxo,基本價格是一樣的。

 

 

香煎的烤鵝肝,撒上些鹽花,油脂經過煎烤的香氣和口感,入口即化,不腥不膩,滋味十足。

 

 

烤牛排的熟度大概只有三分熟,吃的時候不會有血滲出來,一樣簡簡單單的用鹽花調味,肉質非常軟嫩。

 

 

 

左邊是用蘋果酒烹煮的西班牙辣香腸,右邊則是我每來必點的炸小青椒!

 

 

 

這兩個Pintxos用了辣味番茄泥,對於嗜辣的我,簡直是眼睛為之一亮的選擇!  一個是焗烤的朝鮮薊(中間鑲入辣番茄泥,實在太好吃了,我吃了兩個),另一個是炸豆子泥的可樂餅。

 

最後一天要回巴黎時,我又自己去吃了午餐,除了點了牛菲力之外,我還叫了一個煎鴨胸上頭放了煎鵝肝,這道法國經典菜,在法國只能在餐廳很正式的當成一道主菜來點,但變成了Pintxo就是一個小巧輕鬆的料理。

 

 

我真的很喜歡這樣不拘束的吃法,食材多樣,又能優雅準備,悠閒上菜。另外一點,當所有的食材都一目了然時,語言障礙在點菜這關就變成是很小的問題,回巴黎前,去了趟書店想買作Pintxo的食譜,但卻沒有找到(應該需要去更大的書店才是),我內心默默計畫要好好練習和累積Pintxo的食譜!

 

烏魚子的歷史

今天午飯後隨興翻了渡邊有子的<365日。日常生活與餐時> 翻到了這頁,提到了她住巴黎的朋友時常送烏魚子給她,然後她最喜歡把烏魚子搗碎,作成類似明太子的義大利麵 (這道烏魚子義大利麵也的確是薩丁尼亞島的特色菜*from wikipedia japan)

這個我一直以為很”下港人的滋味”,原來巴黎是極為高檔的珍品。當然烏魚子在台灣,也是珍貴的食材。上網搜尋了一下歷史淵源:

從這個法國連結找到一些資料: http://www.poutargue.fr/

原來在地中海沿岸一帶 (西班牙、義大利、北非、埃及、希臘、甚至到土耳其都有),都有把烏魚卵風乾鹽漬的保存手法,有一種說法是源自於腓尼基漁民隨著他們航線把這鹽漬法傳開來(看他們的影響範圍也的確是和上述的國家吻合),如果這個說法可考,那麼這個漁民鹽漬保存法就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500-539年之間,也就是說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

Continue reading “烏魚子的歷史”

發酵牛乳

昨天,照著一本食譜做了漢堡麵包,缺了一項發酵牛乳,特地去了趟超市購買。若不是這個漢堡食譜,我可能沒有機會在買鮮奶時,順手看了這個罐寫著許多阿拉伯文的發酵牛乳。

回來時,試喝了一下很像是未加糖的稀釋優酪乳,看了一下成分很簡單,就是低脂的牛奶和發酵菌,心想,這個很適合拿來打果汁!

在法國一般超市,我買不到原味未加糖的優酪乳,市面上我買到的都是加了香精漢糖,甚至為了更加濃稠,加了鮮奶油,如此的成分,和發酵牛乳比起來,糖量就是三倍,飽和脂肪也有四倍!

發酵牛乳在中亞、中東、印度一帶是很普遍的飲品,在我買的這罐發酵乳上面就寫著:可以搭配中東椰棗一起食用,在印度稱為lassi,在北非稱為leben,在高加索一代則稱作kefir。

我們熟悉的日本可爾必思,也是來自創辦人造訪內蒙古時嘗到當地的發酵牛奶所得到的靈感。

在法國有一位很活躍在電視上的醫生名叫Michel Cymes,他非常的幽默風趣,他的電視節目Les Pouvoirs extraordinaires du corps humain,非常的寓教於樂。他曾鼓勵大家多喝發酵牛奶來改善腸道健康,除了當作飲料喝之外,也可以取代鮮奶油入菜,但要記得適用於冷食,以免高溫破壞了好菌。參考自:

http://www.leparisien.fr/espace-premium/air-du-temps/osez-le-lait-fermente-les-conseils-du-docteur-cymes-27-07-2016-5996927.php

補充說明:

大家熟悉的肯德基比斯吉也需要用到發酵牛乳,英文是buttermilk。

 

gluten-free飲食現象的反思

Oct. 20, 2015 by Roger Cohen
當我看到紐約時報上的這篇評論,真的是痛快! 終於有人說出我心中的心聲和疑問,以下是我寫下關於此篇的筆記:
文中一開始提到他的友人在義大利一間餐廳的菜單上看到一行,特別強調: We do NOT serve gluten-free food.” 可以想見,這些義大利人已經受夠了美國遊客一大堆”食物過敏”的要求,因此為了省事,乾脆就直接寫在菜單上。
Roger更是一絕,用好笑的方式試著再給這一句話作個解釋。
Rough translation: My way or the highway. If you don’t like my pasta the la Mamma has always made it, try someplace else.
看到這一句話,請搭配上義大利人的腔調和嘴臉。真的讓我大笑。
 我理解有些人天生對 麩質過敏 (Celiac disease) 但文中也提到一個匪夷所思This column is gluten-free的現象: 為什麼在這近六十年來,Celiac deisease的病患增加了四倍之多? (Mayo Clinic website); 而許多人更是因為看了這麼多gluten-free的食物,就覺得gluten是不好的東西。
重點來了,Roger 提到了一個觀點,真正的說出了我內心想法:  這有些”無中生有,一廂情願”的食物過敏狂熱現象,其實是”唯我”文化的一種表徵。
The narcissism of minor differences find expression in the food-intolerance explosion: having a special dietary requirement is one way to feel special in the prevailing “me” culture.
People, are eating better. That’s good. But there is also a downside that has to do with self-indulgence, commercial manipulation, the rampant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affluenze’ and narcissistic fussiness.
這讓我想到Harriet Welty Rochefort寫她在法國生活的某本書中提到只有她的美國同胞在收到法國人晚餐邀請e-mail 會回信列出一堆”她們會過敏的食物清單”…)
如果當今,年長者甚麼都吃,而25歲以下的年輕人卻出現許多特殊食物要求,這當中是不是一種文化現象,而非單純生理現象?
穀物出現在人類歷史上已經有12000年的歷史,它可能造成”少數人”的過敏現象,但這股gluten-free或各類的個人特殊飲食清單的風潮,就如作者所言 “way over the top”